在只能隔岸观察的情况下,他们都无法知道沿岸防线的后方,是否还有反贼的其他布置。
固原总兵杨麟开口说道:“两位大人,据府谷城中打探到的消息,嬴庆、王嘉胤、高迎祥已经组盟,王嘉胤为盟主,河对岸设防的反贼队伍,十有八九是三部反贼中的敢战之兵!”
根据夜不收带回来的消息,孤山川对岸的反贼队伍,皆是刀枪弓弩齐全,着甲人数也不少。
他们之前看到的反贼队伍,除了秦义军这个“另类”,其余反贼多多少少会有拿着农具当武器的。
就连王嘉胤的横营也不例外,只不过比例不高,且只存在于辅兵之中。
显然,孤山川对岸的反贼,绝对是反贼队伍的战兵,甚至有不少见过血的,绝对不是不能太过小觑。
想想也知道,嬴庆、王嘉胤、高迎祥三部组盟,兵力十数万,从中抽调出几万战兵,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或许比不过他们率领的边军精锐,但比起寻常的寻常官军,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秦义军,其战兵配备精良,操练有素,比起边军精锐,也不遑多让。
纵有不足,也已经相差不大了。
刘广生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本官此前收到一些消息,据说王嘉胤号召天下反贼队伍会盟,只怕要不了多久,其余各部反贼也会前来与王嘉胤会合!”
衙署内几人一听,皆是有些诧异,他们倒是没有得到相关消息。
杨麟不安的说道:“两位大人,若是王嘉胤的想法成功,只怕形势不容乐观!”
刘广生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本官亦是如此忧虑!”
洪承畴接话说道:“话虽如此,但我们若能调集足够的兵力,倒不失为大量歼灭反贼的良机。”
之前,他们围剿过王嘉胤、高迎祥、嬴庆等人,但始终未能彻底剿灭。
秦义军就不说了,几次围剿都是他们官军吃了大亏。
而王嘉胤、高迎祥等反贼队伍,虽屡遭挫败,但散了又聚,流动性大,使得官军疲于奔命,短时间难以彻底剿清。
但若反贼聚于一处,虽一时势大难制,但也给了他们一个集中兵力、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
帐内众人点头,都是认可洪承畴所言。
不过,这话说得简单,可要做起来,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陕西各镇兵马,加起来虽然有不少,足够击溃组盟的反贼,但各镇兵马肩负守边之责,根本无法调动太多的兵力。
另外,如今各镇欠饷严重,士卒多有怨言,若不管不顾的调动,恐生哗变。
比如,之前甘肃镇的勤王兵马闹饷哗变,便是一个最为直接的例子。
面对随时可能出现哗变的士卒,将领们也不敢带领这样的队伍行军作战。
搞不好,就可能弄得与参将王国一个下场。
洪承畴看出了众人的心思,开口说道:“不必灰心,杨督臣得知由此良机,定会尽力筹措兵力!”
刘广义也开口说道:“如今只有三部反贼组盟,应对起来也没那么难,先将这三部实力削弱,以后未必没有对其围歼的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务之急,是尽快想办法渡过孤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