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锣鼓喧天状元游(1 / 2)

随着鸿胪寺官员一声高亢的唱喏,鼓乐齐鸣!禁卫军在前开道,礼部仪仗高举“肃静”、“回避”牌匾紧随其后。

陈锋轻抖缰绳,骑着白马,缓缓走在御街的中央。

整条御街,早已是万人空巷。

从皇城承天门,到状元府邸所在的朱雀大街,长达十里的街道,两旁的店铺早已全部关门歇业。无数的百姓,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形成了一道道厚实的人墙。

所有的酒楼、茶馆,凡是临街的窗户和阳台,都挤满了兴奋的人群。

当陈锋那身着红袍、骑着白马的身影,出现在街口时,整条长街,瞬间沸腾了!

“状元郎来了!”

“是陈状元!”

无数的鲜花、五彩的丝帕、绣着鸳鸯的香囊,如同下雨一般,从街道两旁的酒楼和阁楼上纷纷扬扬地抛洒下来,几乎要将陈锋和他身下的白马淹没。

尤其是那些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个个探出身子,希望能将自己精心准备的信物精准地投到这位年轻英俊、才华盖世的状元郎怀里。

更有胆大的,直接高声喊道:“状元郎,看看我!”

“状元郎,我心悦你!”

一个香囊精准地砸在陈锋怀里,带着淡淡的馨香,引起楼上少女们一阵兴奋的尖叫。

更多的信物则落在马前、仪仗队身上,甚至砸中了马脖子,引得那匹神骏的白马不满地甩了甩头。

除了少女们的追捧,更多的是来自普通百姓,那发自内心的呼喊。

“陈状元!为我们小老百姓做主啊!”

“陈状元!你殿上说的话,我们都听说了!说得好!就该让那些为富不仁的奸商,多交税!”

“陈状元,我们支持你!”

这其中,夹杂着许多年轻学子的声音,他们大多是长安书院的学生,是陈锋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的受益者。

“陈师兄!感谢您让我们有书可读!”

“陈师兄,我等以你为荣!”

“陈状元!我弟弟在书院,就是靠您那助学金才读上书啊!谢状元公大恩!”一个穿着洗得发白长衫的年轻书生,激动地挤出人群,对着陈锋的方向深深作揖,泪流满面。

他周围,许多同样寒门出身的学子也纷纷红了眼眶,拼命地往前挤,只为能离那位改变他们命运的状元郎更近一点。

陈锋端坐马上,始终面带微笑。他没有左顾右盼,去接那些少女抛来的香囊,而是不断地向着街道两旁,那些真诚地呼喊着他的百姓们,拱手致意。

他扫过那一张张激动、期盼、甚至饱含热泪的面孔,心中没有半分得意忘形,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他享受着这份来自万民的拥戴,但心中更清楚,这份拥戴背后,所承载的深沉的期望。

御街旁,金陵城最高档的几座酒楼之上,不同的人,正用着不同的目光,注视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揽月楼,三层雅间。

十四皇子萧承锋一身便服,与宁佑等人正凭栏远眺。

看着楼下那被万民拥戴的狂热景象,萧承锋举起酒杯,意气风发,大笑道:“诸位,看到没有!这,便是民心!民心所向,所向披靡!有陈锋为我手中利刃,何愁大事不成?何愁北蛮不破?何愁国库不丰?”

“来,为我大乾,为我等共同的志向,干了此杯!”

“干!”宁佑等人轰然应诺,一饮而尽,气氛热烈无比。

与揽月楼遥遥相对的望江楼上,气氛则截然相反。

右相柳越之子柳易,新晋进士公孙玉,以及几位柳党的核心子弟,正脸色阴沉地看着楼下那道刺目的红色身影。

旁边一位官员地将酒杯顿在桌上,恨恨地啐了一口,骂道:“竖小人得志!不过是一时侥幸,竟猖狂至此!万民拥戴?哼,无知愚民懂什么!”

“他现在有多风光,日后就会死得多惨!”公孙玉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怨毒。

柳易却显得比他们冷静许多。他缓缓摇动着手中的折扇,一双狭长的眼睛,若有所思地盯着楼下的陈锋。

“此人,确实有过人之处。能得如此民心,倒是我等之前小觑他了。”

他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过……也好。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他那套‘新税法’,动的,可是天下所有世家门阀的根基。现在收到的鲜花有多少,将来要面对的刀子,就会有多少。”

“让他去当这个出头鸟,去吸引所有的仇恨,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柳易呷了口茶,淡淡道,“传话下去,让我们的人,暂时都不要去招惹他。就让他,再风光一段时日吧。”

而在“江南春”的茶楼里,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等几位在朝中立场中立的大员,也在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户部尚书看着楼下那漫天飞舞的鲜花,长长地叹了口气:“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此子之才,格局之大,心志之坚,百年罕见。只是……”

“那新税法,若真能成行,确是解我大乾积贫积弱之良方,国库之幸,社稷之福。可若推行不当……”

旁边的工部尚书点头道:“是啊。只是,其志,也太过宏大。这新税法,开征商税,设立银行……闻所未闻。若是成了,实乃国库之幸,社稷之幸;可若是不成,以其牵连之广,触动之深,恐将掀起滔天巨浪啊。”

“是福是祸,尚未可知。”户部尚书端起茶杯,目光深远,“我等,还是静观其变,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