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门庭若市(1 / 2)

陈锋高中会元的消息,如同一场十二级的飓风,在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金陵城。

放榜后的第一日,天刚蒙蒙亮,镇北侯府门前那条平日里还算清净的街道,便被各式各样华丽的马车堵得水泄不通,形成了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

侯府那高高的门槛,几乎要被络绎不绝的访客踏破。管家和仆役们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色,腰杆挺得比平日里直了不少。

尚书府、侍郎府、将军府、伯爵府……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权贵府邸的马车,如同约定好了一般,纷至沓来。各府的管家或幕僚,手持名帖和贺礼,在侯府门前排起了长队,脸上带着谦恭的笑容,耐心等待着通传。

除了朝中官员,金陵城内但凡排得上号的富商巨贾,也备上了厚礼,挤破了头想见新科会元一面。

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这位年轻的会元公,不仅是板上钉钉的未来朝堂新贵,更是那日进斗金、一席难求的鹿鸣苑的实际掌控者。于公于私,于利于名,都必须前来结个善缘。

管家叶忠带着一众仆役,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气。

收名帖,接贺礼,引客人,唱喏通报,嗓子都快喊哑了。前厅的院子里,各种包装精美的贺礼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名贵的字画古籍、晶莹剔透的玉器摆件、光彩夺目的金银珠宝、质地一流的绫罗绸缎、甚至还有整盒的上等老山参和灵芝……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叶承穿着新裁的锦袍,努力摆出侯府公子的派头,穿梭在众多来客之间,代为应酬。

他听着那些往日里眼高于顶的官员们此刻满口的恭维奉承,看着他们脸上近乎谄媚的笑容,只觉得浑身舒泰,比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还要畅快。

“哈哈哈,同喜同喜!王大人太客气了!您的心意,我一定转告我大哥!”

“李将军快里面请,略备薄茶,还请赏光!”

他学着陈锋平日里的样子,抱拳拱手,说着场面话,虽略显生硬,却也大方得体,让人挑不出错处。只有偶尔看向那礼单时,才会忍不住咋舌,偷偷对身边的亲卫低语:“好家伙,这比咱们在北境打草谷捞油水还来得快啊!”

而与外面的喧嚣形成对比的,是清竹苑的内堂。

这里相对安静许多,能进入此地的,皆是真正重量级的人物,或是陈锋认可的亲近之人。

十四皇子萧承锋的马车,几乎是第一个到的。他并未摆皇子的仪仗,只带了宁佑和几个亲卫,一身便服,大笑着冲进侯府,见面就给了陈锋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好小子!给孤长脸!给咱们武人长脸!走!今日不醉不归!”他带来的贺礼,也最是实在,十箱金银,十匹西域宝马。

陈锋将他迎入内堂,亲自奉上好茶,两人相谈甚欢。

紧接着,太子府的马车也到了。来的不是太子本人,而是太子府的长史,带着丰厚的贺礼和太子亲笔写的贺词,言辞温和,礼数周全,祝贺陈锋金榜题名,并期许他殿试再创佳绩。

吏部侍郎陆明轩、武安侯府的秦云等人也相继到来。对于这些真正关系亲近或地位尊崇的长辈与朋友,陈锋都亲自出面,诚恳致谢,相谈甚欢。

长安书院的徐文远老先生,则派了赵景行和裴宽这两位新晋的榜眼探花郎前来。

“陈兄,恭喜!”赵景行见到陈锋,郑重地拱手行礼,脸上满是真诚的敬佩,“会试之前,景行多有得罪,还望陈兄海涵。今日方知,陈兄胸中丘壑,我等望尘莫及。”

裴宽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陈兄!你是我辈楷模!老师特意嘱咐我们前来,一是恭贺,二也是提醒陈兄,会试不过是开始,切莫因一时之名而骄躁,殿试才是关键。”

陈锋笑着请二人入座:“两位同喜,榜眼探花,同样是光耀门楣。徐老先生的教诲,陈锋谨记在心。”

谢云娘来得稍晚些,她依旧是一身紫裙,风华绝代。她没有带任何显眼的礼物,只递给了陈锋一个小小的、封着火漆的信封。

“恭喜东家,金榜题名。”她嫣然一笑,眼波流转,“一点小小的‘贺礼’,或许东家用得上。”

陈锋接过,指尖触及信封的厚度,便知里面绝非银票之类,而很可能是某些重要情报。

他不动声色地收起,颔首致谢:“有劳云娘费心。”

对于绝大多数前来道贺的官员和世家代表,陈锋并未亲自出面,都由叶承代为接待。

叶承如今已非吴下阿蒙,他本就是镇北侯叶擎苍的侄子,身上自有一股将门子弟的气度。跟着陈锋在金陵城厮混了这许久,迎来送往之间,也磨炼得颇为老练。

他代表陈锋,不失礼数地与来客寒暄,客气周到地收下名帖与贺礼,再奉上一杯热茶,三言两语便将人送走。既给了对方面子,又滴水不漏,避免了陈锋陷入无休止的应酬之中。

至于那些纯粹来凑热闹、攀关系的富商或不入流的小官,则由侯府的老管家出面,客客气气地引入偏厅,登记名帖,收下礼物,统一奉上茶水点心,再统一致谢,便客气地送走。

陈锋这种张弛有度、不卑不亢、有条不紊的应对方式,很快便传了出去。

许多前来试探的“人精”官员,暗暗点头。

他们本以为这个年轻人一朝成名,要么会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要么会受宠若惊,手足无措。却没想到,他竟能将这纷繁复杂的局面,处理得如此井井有条,滴水不漏。

“此子,少年老成,行事有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是许多人在离开侯府后,心中不约而同产生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