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问题?”户部尚书问道。
胤禛将叶珍珍弄出来的图表展示给两位户部尚书,道:“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资料,从十年到二十年各省人口数量变化,从十年到二十年中人口都是增加的,但是十年到十二年,人口虽然在增长,可是增长得极为缓慢,到十三年和十四年,增长就变得这么快了?”
两个户部尚书对视一眼,看着胤禛给出来的图表有些诧异,但是从图表上看,各省人口数据确实一目了然。
“因为十二年的时候陛下颁布了政令,开垦荒地,十年后才征税,百姓开垦荒地的热情空前高涨,百姓有了地,便能种下粮食,种了粮食,就能养活家人。”户部尚书道。
胤禛恍然大悟,原来国政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国政好不好,甚至可以从人口增长数量上来进行佐证,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就比如京杭运河的修建,对当时的百姓来说,是一项苛政,按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两位户部尚书对视一眼,汉人户部尚书向胤禛看了过来,问道:“这图是四贝勒自己绘制的?”
“这卷宗太过于冗长繁复,看得头痛,这样绘制,倒是能够看得清楚,还能看得到每年的变换。”胤禛并未承认却也并未否认,他这么一解释,两位户部尚书自然是把这个功劳归结在胤禛的身上。
“这图表可否让微臣用在其他的资料上?”户部尚书问道。
“自然!”胤禛点头。
“那这份可否让微臣拿去研究一番?”户部尚书有些不好意思道。
“这!爷也只弄出这一份来,还挺繁复的。”胤禛道。
户部尚书听出了胤禛的意思,连忙道:“没事儿,您让我们抄录一份就行。”
“这当然可以。”这下胤禛应下了。
“对了!爷才来户部,也应当请户部同僚用顿饭,不知道二十五晚上下衙诸位可有时间?爷想请诸位去醉香楼喝杯酒,横竖第二日休沐了,即使喝醉了也没关系。”胤禛邀请道。
“四贝勒相邀!自然是有空的。”两位户部尚书应下了。
“行!到时候也去安排,还请二位大人赏脸。”胤禛笑道。
邀请了两位户部尚书,邀请户部其他人就简单多了,两位尚书都去,其他人也没理由不去。
很快,胤禛绘制的图表就被两位户部尚书呈上了康熙的案板。
“这是?”康熙看着图表有些惊讶,但是看着图表呈现出来的简洁明了的数据,康熙十分地满意,这图表看起来一目了然,可比那冗长的文字看起来更轻松。
“这是谁弄出来的?”康熙问道。
“四贝勒!”户部尚书道。
“老四?”康熙有些惊讶。
“这几日四阿哥在看户部历年来的卷宗,他觉得历年来的卷宗实在太过于冗长,而且数字也不好看,便弄出了这两种图,这样数据倒是一目了然。”户部尚书道。
康熙微微地点了点头。
“还有!四阿哥根据这张图还问了微臣一个问题,虽然大清人口一直是上升的,但是为何十三年和十四年新增人口却突然上升这么多。”户部尚书道。
“是十二年的时候朕颁布了一条政令,开垦出的荒地十年内无须交税吧。”康熙笑道。
“确实如此!百姓开垦了荒地,种了粮食,便能养活更多的人。”户部尚书道。
“这图不错,正好你们户部派得上大用处,老四没有给你们户部添麻烦吧?”康熙嘴角带着笑,他的儿子也还是不错的。
“陛下说什么呢,四贝勒才去户部几日,就弄出了这样的图表来,把我们这些在户部待了这么多年的人都比下去了,四阿哥哪里是给我们添麻烦,陛下这是敲打微臣呢,还不如才去户部几日的四贝勒。”户部尚书笑道。
“哈哈!他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也就只有几分小聪明,他弄出这玩意儿来,也只是为了自己看户部资料方便而已,你们可别捧赞他,得好好教教他,让他知道,在户部当差可是不容易的。”康熙笑眯眯的,虽说让户部尚书别捧着胤禛,可是眼睛里的笑意分明在说他对胤禛十分的满意。
两个户部尚书自然能看得出康熙的满意,道:“四阿哥的天资很好,不愧是陛下的儿子。”
两个户部尚书把康熙逗得乐呵呵的。
等两个户部尚书走后,康熙看着面前的图表十分的满意,他倒是不觉得这是两个户部尚书故意送上来给老四攒政绩的,这东西应当就是老四弄出来的,至于是老四自己本人弄出来的还是他身边的谋士弄出来的都不重要,反正是老四这里出的,就能算在老四身上,即使是老四的谋士弄出来的,也能说明老四知人善用,而且,他也没有听说过,老四身边有什么谋士。
“老四还挺不错的,脚踏实地,人也务实,户部的两个尚书让他看卷宗,他也就乖乖地看卷宗,还弄出了这种图表来。”康熙满意道。
“四贝勒是陛下的儿子,自然是承继陛下的聪明了。”梁九功拍着马屁。
“你现在也学会拍马屁了。”康熙道。
“奴才可没说错,陛下英明神武,是盛世明君,奴才实话实说,怎么就拍马屁了。”梁九功道。
“你这老货!是越来越滑头了,好久没有去看德妃了,今日去永和宫看看德妃吧。”康熙看着面前的图表,德妃倒是生了一个好儿子,站在太子那边支持太子,上次太子被罚,也是他来求情,老四辅佐太子,他是放心的。
“是!奴才这就去安排。”梁九功连忙道。
晚上,康熙便去了永和宫。
两人说着话,便扯到了胤禛身上来了,“老四最近可有来给你请安?”
“前几日有过来请安,不过陛下看重他,他去了户部当差,他媳妇说她最近还挺忙的。”这两日便没有过来。
康熙点了点头,“他刚刚去户部当差,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自然是更忙碌一些的。”
“臣妾也明白,他去户部可有给户部的大臣添麻烦?”德妃问道。
“他性格稳重,怎么可能会添麻烦,户部的大臣说他在户部学得不错。”康熙想到今日两位户部尚书呈上来的东西,心里更是满意。
德妃有些心里有些迷惑陛下今日来怎么一直提老四,瞧着也不像是被老四惹生气的模样,德妃摸不着头脑,只能顺着皇帝的话接着说。“老四的性子确实是比较稳重的,也很孝顺,他经常过来给臣妾请安,十四也学着老四这个哥哥的模样,也日日都来给臣妾请安。”
“他们两兄弟都是孝顺的。”康熙夸了一句。
就在这时候,宫女进来禀报,“陛下,娘娘!十四阿哥来了。”
“让他进来。”康熙道。
很快胤祯就进来了,“请汗阿玛安!请额娘安!”
“起来坐吧!”康熙道。
“多谢汗阿玛!”胤祯起身坐下,他今日的态度也很沉稳,并没有向之前康熙不在的时候那样,去德妃跟前撒娇。
“怎么满头大汗的。”康熙问道。
“刚从演武场回来,想着给额娘请安了再回去换衣服。”胤祯道。
“嗯,还算勤勉,听你武师傅说你最近骑射不错,继续保持。”康熙道。
“汗阿玛放心,儿子会苦练骑射,不给汗阿玛丢人。”胤祯道
康熙听到胤祯这么说,眉头微微一挑,他记得,他的儿子当中,老四的骑射并不算特别出色,为此,老四还特意好好练过,只不过骑射需要天赋,老四再如何勤学苦练,天赋的差距还是弥补不了的鸿沟。
“你这骑射现在练习得怎么样了?朕倒是没有亲自见过。”康熙道。
“四哥都比不上儿子,去年儿子和十三哥、八哥、九哥、十哥去四哥庄子上狩猎,他们都输给儿子了。”胤祯很是骄傲。
康熙记得这件事,老四他们还送了猎物给他尝鲜,老四倒是一个好的,“既然骑射这样不错,那朕改日再去演武场看看你的骑射。”
“好!”胤祯特别的开心。
“好了!朕养心殿还有折子批,就先回去了,十四,你好好陪着你额娘说话。”说完康熙就起身离开。
德妃和十四连忙请安恭送,两人脸上因为康熙的表扬,露出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