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虎决意修习“伏虎法”,与帕木竹巴商议具体的修法准备。“修法需一静室,远离喧嚣,便于观心。”帕木竹巴提议,“东院的‘澄心轩’环境清幽,窗外有竹林,室内可设蒲团、经卷、酥油灯,适合修法。”
萧虎命孙和即刻布置澄心轩:“蒲团需双层,外层羊毛,内层丝绸,确保舒适;酥油灯选小号,避免光线过强;再摆放一盆清水,象征‘心清如水’;《伏虎禅要》与《金刚经》并列供奉,兼顾修法与经典。”
修法时间定在每日清晨卯时,萧虎道:“此时政务未繁,心神清净,适合修法。每次半个时辰,若遇紧急事务,可缩短至一刻钟,但不可中断,以免前功尽弃。”
帕木竹巴补充:“修法前需净手、漱口,身着宽松衣物,去除配饰,让身心无拘无束。修法时若有杂念,不必自责,只需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呼吸,如牧人牵引迷途的羔羊。”
为方便指导,帕木竹巴提议:“前七日贫僧亲自指导,每日修法后,将军可讲述感受与困惑,贫僧再针对性点拨;七日之后,将军可自行修习,每三日交流一次心得,确保修法不偏。”
次日卯时,萧虎准时来到澄心轩。轩内已按要求布置妥当,酥油灯的火焰跳动,竹林的晨风吹入,带来阵阵清香。帕木竹巴已在蒲团上静坐等候,见萧虎进来,示意他在对面蒲团坐下。
“今日先修‘观心’阶段,不必强求平静,只需观察心性。”帕木竹巴轻声道,“闭目,放松肩颈,感受呼吸自然出入,若有杂念,便在心中默默标记‘想’,不必抗拒。”
萧虎依言闭目,起初尚能专注呼吸,但很快便想起今日需处理的政务——吐蕃商队的通关文书、禁军的训练计划,杂念如潮水般涌来。他按帕木竹巴的要求,默默标记“想”,却仍感心神不宁,额头微微出汗。
一刻钟后,帕木竹巴提醒:“感受杂念如猛虎在心中奔跑,不必追赶,只需看着它跑,它自然会慢慢减缓速度。”萧虎调整心态,不再刻意压制杂念,只静静观察,果然,杂念的频率渐渐降低,呼吸也变得平稳。
半个时辰后,修法结束。萧虎睁开眼,虽未完全平静,却比以往清晨多了几分清爽。“多谢大师指导,起初杂念纷飞,险些放弃,后来按您的方法观察,果然有所好转。”
帕木竹巴笑道:“首次修法能有此效果,已属不易。心性如猛虎,非一日可伏,需持之以恒,方能见功。”
修法三日后,萧虎与帕木竹巴交流心得时,提出将“伏虎法”融入实务的想法:“昨日处理中都粮价波动的事务,起初因商户囤粮而怒,想起‘制心’的呼吸之法,便先调整呼吸,再召集商户与农官商议,最终以‘平粜+限囤’的方案解决,未动怒,也未固执己见。”
“此乃‘用心’阶段的初步应用。”帕木竹巴赞许道,“将军能将修法融入政务,正是‘伏虎法’的要义。猛虎若能为牧民引路,便是善虎;心性若能为实务服务,便是善性。”
萧虎进一步提议:“能否将‘伏虎法’简化后,教给禁军将士?让他们在训练与执行任务时,既能保持勇猛,又能避免躁进,减少无谓的伤亡。”
帕木竹巴点头:“可简化为‘呼吸调节法’——训练前深呼吸三次,执行任务前默念‘护民如护己’,以呼吸定心神,以信念明目标。贫僧可让弟子编写《简易伏虎诀》,供禁军学习。”
慧能也道:“中原寺院的武僧也有类似的‘禅武合一’之法,可与‘伏虎法’结合,整理成《禅修练兵要则》,由将军推行,既提升禁军战力,又体现佛法护民的理念。”
修习“伏虎法”半月后,郭敬之与赵全发现萧虎的面相与神态有了细微变化——眉峰的锐利稍减,眼神虽仍有神,却少了往日的急躁,议事时更能耐心倾听,决策也更显周全。
一次商议与吐蕃的商路关税时,赵全提出“减免三成关税以吸引吐蕃商队”,孙和则认为“减免一成即可,以免影响财政”,两人争执不下。萧虎并未急于拍板,而是先让两人分别陈述理由,再结合吐蕃的商路需求与中都的财政状况,最终决定“减免两成,分季度实施,观察效果后再调整”,两人均无异议。
会后,郭敬之笑道:“将军如今议事,既不失决断,又能兼顾双方,‘伏虎法’的成效已显。往日您定是直接采纳一方建议,或坚持自己的想法,今日却能折中优化,实属难得。”
萧虎摸了摸眉心,笑道:“确是修法之功。如今观心时,能更快察觉急躁的苗头,议事时也能如‘制心’般,不被情绪左右。帕木竹巴大师说‘相由心生’,心性调和,面相自然随之改变。”
帕木竹巴听闻后,对萧虎道:“将军的虎相,已从‘刚猛之虎’变为‘守护之虎’,眉尾的上翘稍缓,眼白外露减少,这便是心性渐变的外在体现。若能坚持修法,假以时日,必能达到‘威而不猛,和而不柔’的境界。”
萧虎深知“伏虎法”非短期之功,与帕木竹巴定下长远计划:“贫僧在中都将停留半年,期间可每日指导将军修法,同时与中原高僧共同整理‘伏虎法’与中原禅修的融合典籍,供后世参考。”
萧虎则提议:“待大师返回吐蕃后,可派弟子定期来中都交流修法心得,中都也派僧人赴泽当寺学习,形成‘汉藏禅修交流机制’,既深化佛法交流,又巩固双方的实务合作。”
此外,两人还决定将“伏虎法”的理念融入商路治理——在商路沿途的寺院设立“澄心亭”,供商队人员休憩时修习简易的呼吸调节法,缓解旅途疲劳与焦虑;寺院僧人则以“伏虎法”的“慈悲心”对待商队,提供必要的帮助,避免以往的苛索。
澄心轩的酥油灯依旧每日点亮,萧虎的修法从未中断。他望着窗外的竹林,手中摩挲着《伏虎禅要》,心中明白:修习“伏虎法”,不仅是调和自身的虎相心性,更是为了以更平和、更周全的方式守护民生,这才是“虎相”真正的要义——非为彰显威严,而是为护民安邦。而这,也正是他西使归来、邀请高僧东来的最终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