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夜袭定阵(2 / 2)

哨笛信号则由各队的小旗手负责——长哨(持续两息)为“推进”,短哨(持续一息)为“暂停”,连续短哨(三息内三次)为“撤退”。哨笛用牛角制成,声音细而尖,能传百丈远,且与草原的风声相近,叛军不易识别。巴图额尔敦演示哨笛:“吹‘推进’哨时,气息要稳,别忽强忽弱;吹‘暂停’哨时,要短促有力,让队友立刻停下。”各队小旗手反复练习,直到能精准吹出三种哨令,且彼此能准确识别。

信号传递的“层级”也明确——中军帐信号兵燃放烟火后,虎卫小旗手吹哨令传递给各分队;虎卫的哨令,步兵小旗手需在十息内接力传递,确保后队能及时收到;博罗的骑兵队在东侧,需派一名信号兵靠近汗帐西侧,看到烟火后吹哨令传递,避免因距离远错过信号。博罗道:“我会派最精锐的信号兵,潜伏在汗帐东侧的矮丛中,确保第一时间看到烟火,传递哨令。”

最后,各队进行“信号响应演练”——中军帐燃放红色烟火,虎卫小旗手立刻吹“推进”哨,虎卫们无声前进;燃放绿色烟火,小旗手吹“暂停”哨,虎卫们立刻伏地隐蔽;燃放白色烟火,小旗手吹“推进”哨,虎卫们继续前进。步兵队看到红色烟火后,小旗手接力吹“推进”哨,步兵们推着撞车、扛着云梯,无声跟进。演练中,信号传递无延迟,各队响应精准,那拉珠尔点头:“信号系统没问题,夜袭时,各队按信号行动,协同不会乱。”

各队将领的职责分工,需“权责清晰、各司其职”——那拉珠尔居中指挥,孛鲁台带虎卫破防,帖木格带步兵巩固,博罗断退路,巴图额尔敦引路径,张谦守粮草,每个人的任务与应对预案都明确,确保夜袭中无推诿、无遗漏。

那拉珠尔坐镇中军帐,掌控全局——他身边留十名亲信驿卒,负责传递各队的信号与消息;帐内挂着“夜袭实时路线图”,每刻钟根据信号更新各队位置;若某队遇阻燃放绿色烟火,他需在十息内决定是否派援兵,派哪支部队支援。“我在这里,你们只管往前冲,”那拉珠尔对将领们道,“遇突发情况,别犹豫,放绿色烟火,我会调兵支援。”

孛鲁台的职责是“带虎卫破三关”——先率哨卡组解决三层哨卡,再让箭楼组毁掉箭楼,最后领汗帐组围控汗帐,需在两刻钟内完成,为步兵跟进争取时间。他制定了“应急方案”:若哨卡士兵提前察觉,便用短刀快速解决,不纠缠;若箭楼士兵发现,便用火折子点燃箭楼的木架,逼士兵下来。“咱们是前队,要快,”孛鲁台对虎卫们道,“两刻钟内拿不下汗帐外围,步兵就会暴露,必须抢在叛军反应前得手。”

帖木格则需“带步兵稳阵地”——虎卫破哨卡后,步兵需在一刻钟内抵汗帐外围,架起云梯、推动撞车,若叛军从中军大营派援兵,需用盾牌手组成盾阵,挡住援兵,保护虎卫侧后;汗帐得手后,需在汗帐周围挖简易壕沟,设尖刺,防止叛军反扑。“咱们是后队,要稳,”帖木格对步兵们道,“虎卫破防后,咱们得守住成果,不让叛军有喘息的机会。”

博罗的任务是“断退路、截逃兵”——率五千骑兵在汗帐东侧设伏,若阿鲁台从汗帐逃向中军大营,便用弓箭手射其坐骑,再派骑兵冲锋;若中军大营派援兵,便用骑兵骚扰,拖延援兵速度,为虎卫与步兵争取时间。他还安排了“预备队”:两千骑兵守在伏点后侧,若遇大股援兵,便投入预备队,确保退路断而不松。“我在这里,阿鲁台插翅难飞,”博罗对骑兵们道,“别让一个逃兵过去,尤其是阿鲁台,抓活的!”

巴图额尔敦的职责是“引路径、察敌情”——随虎卫前队行动,用之前侦察的标记(如岩石上的刻痕、草丛中的白石头)指引路线,避免虎卫迷路;遇突发敌情(如新增巡逻兵),需立刻告知孛鲁台,调整部署。他还带了五名熟悉汗帐地形的探子,若虎卫冲进汗帐,便指引寻找阿鲁台的卧房,避免在帐内迷路。“跟着我的标记走,别偏离,”巴图额尔敦对虎卫们道,“汗帐内的通道我熟,冲进去后,我带你们找阿鲁台。”

战前侦察的最后确认,是部署落地的保障——巴图额尔敦带五名探子,二更半前再次抵汗帐外围,核查布防是否有变化,确保夜袭部署不与实际脱节,若有调整则立刻回报那拉珠尔,及时修正方案。

巴图额尔敦与探子们伪装成叛军巡逻兵,穿着之前缴获的皮甲,沿着汗帐西侧的小路前进——夜色漆黑,他们涂着夜视草,能看清前方的景物,发现三层哨卡的士兵仍按“每刻钟换防”的规律值守,西侧岩石下的矮丛仍空着,箭楼士兵的换箭间隙也无变化。一名探子低声道:“和之前侦察的一样,没新增布防。”巴图额尔敦却没放松,继续观察汗帐周围:“再看看投石机,之前说白天有人值守,现在是否有士兵?”

走近汗帐东侧的投石机,他们发现投石机旁空无一人,只有白天留下的干草堆,与之前侦察的“夜间无人值守”一致。巴图额尔敦又绕至汗帐后路,看到小路上的巡逻兵仍每两刻钟经过一次,人数五人,与之前相同。“阿鲁台没察觉咱们的计划,布防没变,”巴图额尔敦松了口气,却仍让探子在岩石上刻下新的标记:“这里藏五十人,待会儿哨卡组从这里摸过去,更隐蔽。”

返回黄草谷的途中,他们遇到一股新增的叛军巡逻兵(十人),正沿着红柳坡的方向前进,巴图额尔敦立刻让探子伏在草丛中,待巡逻兵走远后,快速返回中军帐:“将军,汗帐西侧多了一股十人巡逻兵,两刻钟前经过红柳坡,可能会绕到汗帐外围。”那拉珠尔立刻召来孛鲁台:“你让哨卡组提前一刻出发,先解决这股巡逻兵,别让他们发现虎卫。”孛鲁台领命,调整了哨卡组的出发时间,确保夜袭不受影响。

最后确认各队的准备情况——虎卫的马蹄麻布已缠紧,步兵的撞车轮轴已涂满牛油,信号兵的烟火已备好,博罗的骑兵队已在二更初出发。巴图额尔敦道:“布防没变,只多了一股巡逻兵,已安排哨卡组解决,夜袭可按原计划进行。”那拉珠尔看了眼漏刻,刻度指向“二更四刻”:“时间差不多了,让各队按调整后的时辰行动,务必三更准时发起突袭。”

士兵的战前动员与休整,是夜袭前的最后铺垫——那拉珠尔亲自到各队讲话,强调夜袭的意义,给士兵们分发干粮与御寒草药,让士兵们短暂休整,保持体力,同时缓解紧张情绪,凝聚军心。

虎卫营地内,那拉珠尔站在高台上,看着八千虎卫整齐列阵,低声道:“你们是元廷的精锐,是夜袭的刀尖,三更一到,便要像猛虎扑食般,破哨卡、控汗帐,抓阿鲁台,为西北的安稳出力。记住,静、快、准,别让叛军有反应的机会。”他让亲兵给每名虎卫递上一块风干肉:“吃点东西,保持体力,打完这仗,咱们就能回家。”虎卫们接过风干肉,小口吞咽,眼中满是战意,没有丝毫怯意。

步兵营地内,帖木格正给士兵们分发御寒草药:“今夜风大,喝口草药汤,别着凉;扛云梯、推撞车费力,待会儿按节奏来,别慌。”一名年轻步兵紧张得手心冒汗,老卒拍了拍他的肩:“别怕,我参加过三次夜袭,只要跟着信号走,准没事,你跟在我后面,我护着你。”年轻步兵点点头,喝了口草药汤,暖意顺着喉咙流进肚子,紧张情绪渐渐缓解。

博罗的骑兵队已在二更初出发,临行前,那拉珠尔派人送来干粮与水囊:“路上别生火,吃干粮充饥,抵伏点后,让士兵们轮流歇息,保持体力。”博罗接过干粮,对信使道:“替我谢将军,我们定守住退路,不让阿鲁台逃掉。”骑兵们策马前进,马蹄裹着麻布,在夜色中无声疾驰,朝着汗帐东侧的伏点而去。

粮草营地内,张谦正给守粮士兵们强调防御:“咱们虽不直接参战,却要守住粮草,这是大军的命脉,若有叛军偷袭,先放绿色烟火,再坚守,援军很快就到。”守粮士兵们齐声应诺,检查着身边的短刀与弓箭,确保随时能投入战斗。张谦看着堆得整齐的粮草,心中默念:“一定要守住,别给大军拖后腿。”

最后,各队士兵都有半刻钟的休整时间——虎卫们靠在战马旁,闭目养神;步兵们坐在地上,轻轻揉着肩膀(扛云梯累的);信号兵们检查烟火与哨笛,确保无误。那拉珠尔看着各队的士兵,心中满是安稳:“有这样的士兵,夜袭定能成功。”

夜袭前的最后集结,在二更五刻的黄草谷内进行——各队按“虎卫前、步兵后”的顺序,在谷口隐蔽列阵,将领们最后核对指令,那拉珠尔看漏刻指向“二更五十九分”,下令“出发”,八千虎卫与一万五千步兵,如黑色潮水般涌出谷口,朝着白石头坡的汗帐方向无声前进。

虎卫前队走在最前,巴图额尔敦带着五名探子,在队伍前方引路,手中拿着火把(未点燃,只作标记),按之前刻下的岩石标记前进。孛鲁台跟在哨卡组后,不时压低声音提醒:“脚步轻些,别惊到草丛里的鸟兽,它们的叫声会引叛军注意。”虎卫们贴着地面行走,马蹄踩在草地上,只发出极轻的“沙沙”声,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

步兵后队跟在虎卫后两里,帖木格走在队伍中间,看着前方虎卫的身影(只能看到模糊的黑色轮廓),让小旗手保持与虎卫的距离:“别跟太近,也别太远,两里的距离正好,虎卫破哨卡后,咱们能立刻跟进。”步兵们推着撞车、扛着云梯,动作缓慢却坚定,轮轴的“轱辘”声被风吹散,撞车的皮革撞头轻轻晃动,没有发出声响。

途中,哨卡组按计划解决了那股新增的巡逻兵——二十名虎卫从草丛中突然冲出,捂嘴、按肩、捆缚,一息内将十人全部制服,拖到草丛深处,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孛鲁台检查后道:“处理得好,继续前进,别耽误时辰。”虎卫们继续前进,很快便抵汗帐西侧的岩石下,漏刻此时指向“三更整”。

巴图额尔敦示意队伍停下,指着岩石下的矮丛:“哨卡组藏这里,等换防间隙;箭楼组绕到箭楼后侧,趁士兵换箭时摸上去。”哨卡组的两百虎卫立刻钻进矮丛,身体贴紧地面,只露出双眼;箭楼组的三百虎卫则猫着腰,朝着箭楼的方向移动。孛鲁台看着漏刻,低声道:“三更零五分,换防间隙到,行动!”

哨卡组的虎卫们如猎豹般冲出矮丛,扑向第一道哨卡——两名叛军士兵正低头整理皮甲,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虎卫捂住嘴,按倒在地,捆紧手腕;箭楼组的虎卫摸至箭楼后侧,趁士兵低头换箭的间隙,爬上箭楼,用布蒙住士兵口鼻,斧头砍断箭楼的绳索,箭楼“轰隆”一声倒在地上,却被厚厚的草丛缓冲,声响极小。

那拉珠尔在中军帐内,看到远方升起红色烟火(虎卫发起进攻的信号),对身边的亲兵道:“传令各队,按计划行动!”亲兵们立刻用驿马传递消息,黄草谷内的留守士兵们握紧兵器,等待夜袭得手的消息;白石头坡上,虎卫们已突破第二道哨卡,朝着汗帐的方向快速推进,步兵们也看到了红色烟火,小旗手吹起“推进”哨,推着撞车、扛着云梯,加快了前进速度,一场决定西北安稳的夜袭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