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秋日午后的芙蓉园后院,微风吹起湖面泛着粼粼波光,几个人围坐在一处,似乎是在讨论着下月的中秋花灯会国子监是否会放假。
正巧忍冬瞧见李殊他们过来,连忙跪伏在地向李麟行礼。
以连云为首的几名下三学同窗忙起身,朝着李殊与李麟揖礼,虽然他们没见过皇帝,可瞧着他对李殊如此亲近,又想着在京城里的皇亲贵胄,自然也就是宫里的那位。
只是他微服出巡,这些学子自然也没有声张,只是恭恭敬敬的向他揖礼,得了吩咐后才一一落座。
因为有皇帝在,其他人都表现的有些拘谨,一时间凉亭中十分静默。
李麟夹了道菜搁进李殊面前的碗中,柔声道:“小皇叔不是最喜欢吃鸡翅了么?难道说这芙蓉园的厨子,做的没宫里的好?”
李殊道:“怎么可能,这芙蓉园的厨子也是全天下最好的厨子。”
李麟笑意温柔,却在擡眸间对上楚玉的眼眸,他道:“方才楚世子力挫戎狄王子,为我朝挣得了颜面,朕是否应该敬你一杯。”
楚玉忙起身端了酒杯道:“陛下过奖了,这是身为臣子应做的本分。”
李麟继续道:“朕在这里,诸位学子皆有不便,朕还有些奏折要看,便不与诸位闲聊了,楚世子,你送朕出去吧。”
楚玉瞧着李麟的模样,遂揖礼后,便与陈若一道,护送着李麟离开湖心亭。
李殊看着他们二人离去的背影,总觉得他们之间氛围有些怪怪的,完全不像君臣之间的相处。
“殿下,方才我们没有施礼的地方吧?”连云小心翼翼的问,“在座的皆是第一次得见天颜,是否有得罪陛下之处啊?”
李殊道:“陛下这个人温温柔柔的,特别好相处,没有什么得罪的地方。”
“殿下,那我们有没有说错话的地方啊,或者有没有什么不该说的?”有人问。
李殊笑了笑:“不必担心,这坊间有什么事儿是陛下不知道的呢,就算不知道我也会告诉他的,你们别怕,陛下不是大老虎,不吃人的。”
他们几个人待在一处说说笑笑的,反倒是李殊最先察觉过来楚玉去送李麟好半天没有回来,这伸长了脑袋,一直朝着回廊的尽头望过去。
李麟说的是不会对楚玉怎么样,可他到底是在大庭广众底下与戎狄的大王子动了手,即便是不会明面处置,背地里总会训斥他吧?
李殊有些担心,直到楚玉的身影出现了回廊处,李殊便想也没想的就冲了过去,擒住他的手腕仔细打量着楚玉:
“麟儿没训你吧。”
楚玉擡眸看着李殊,粼粼波光正好衬的李殊双眼明亮,他颔首浅笑,李殊却皱了眉头:
“麟儿真训你?分明是他戎狄人挑事,他怎么能训你呢。”
楚玉忙抚上他的肩头轻拍两下:“陛下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他说了不计较便是不计较,陛下与我只是说了些君臣的私房话,殿下不必为我操心。”
李殊看着他那副取笑的模样,当即就甩开了他的手:“呸,孤会操心你,瞎说。”
李殊不满的转身,到底心里的大石还是落了地,知道李麟没有因为这件事责怪他就好了。
只是随后的谈笑声中,楚玉总是笑容很淡,偶尔是是将自己抽离了般,完全接不上他们的话。
李殊知道李麟肯定对他说了什么,只是楚玉三缄其口,什么都不说,他肯定也问不出来,所以一时间犯了愁,不知道该怎么去化解。
七月十七,秋风萧瑟,吹开了天空上浅薄的云层,突显着湛蓝的天空愈发的高远。
而周边各国前往中土求学的学子们也齐聚在了上京城里,为突显友好邦交,李麟还特地在紫宸殿内设宴接待了来自戎狄、高丽以及扶桑的十几名学子。
第二日他们入学国子监的时候,在国子监的聚贤殿中还为他们办了一场迎新晚会,且无论上三学还是下三学,都要参加。
十七号房舍内,李殊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蓝白色院服,任由着忍冬为他束发,绑上网巾与发带。
蓝白色的院服清爽飘逸,穿在李殊的身上倒是衬托了他的潇洒俊逸,尤其是垂在背后的两根发带。
明明是同样的装扮,楚玉也是美人之姿,可这院服穿在他身上竟然比李殊还要刚毅几分。
李殊托腮看着他:“楚兄,怎么同样的衣服穿在你身上,跟孤就差了那么多呢。”
楚玉瞥了一眼,笑着将坠饰系在了腰上:“不若殿下同我在军营里历练个十余年,或许就能一样了。”
李殊瞥着他,回想起当日他在船上的那番话,不由疑惑的问道:“你不觉得辛苦么?只是服从军令,然后每日都是重复同样的事。”
楚玉笑意温柔,他看着李殊道:“若我们军人连军令都质疑,何谈保家卫国,为陛下守着万里江山,护百姓安乐啊,更何况……”
李殊:“更何况什么?”
楚玉笑而不语,毕竟这后半句可是他的秘密,不能说出口。
等李殊他们到底聚贤殿外时,国子监六学的学子都来的差不多了,就连宋敏峰他们也一一向李殊见过礼后,才邀着他俩在祭酒旁边的座位上坐下。
此前他们是国子监学子,自然是与其他同窗坐在一处,这一回是迎接外族来求学的学子,李殊是皇亲贵胄,楚玉是正三品的官职,自然不能等同于其他人,故而在祭酒身边安排了座位。
等着宋敏峰唤了声开始,这外头的人才开始唱贺是是谁到了。
最开始进入聚贤殿的便是李殊他们已经见过的戎狄那三位,野利宁哥与野利云哥,还有没藏太后家里的那位没藏谅作。
他们进殿之后首先便是瞧见了楚玉,若非没藏谅作率先打破僵局,这野利宁哥的眼里怕只有楚玉,恨不得当场就跟他干上一架。
而后进来的便是扶桑的学子,德川家的继承人德川吉保,以及家臣的子嗣,吉野津、松江苑和德川吉保的未婚妻和宫音羽。
最后进入聚贤殿的是来自高丽的国学馆的四名才学颇高的儒生,尹允、权胜浩、朴明俊、闵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