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没把你教好(1 / 2)

袁崇焕不知道他的名字已经上达圣听。

袁崇焕只知道自己年纪大了。

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儿时立下的志愿这辈子就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袁崇焕不想这一辈子都当个县令。

年弟余令已经走入朝堂参加朝会位列总兵。

榜眼孔贞运翰林院编修兼五皇子之师,探花陈子壮入国史馆。

这些人前途不可限量。

可自己袁崇焕如今已经四十了!

所以去年回京述职便开始准备了。

袁崇焕开始频繁出现在达官显贵的宴席之间,高谈辽东局势,“以边才自许”!

如今……

如今这些人开始为他扬名,宣扬他的才学。

袁崇焕愿以身许国的名声由此传播于京城的官场。

就在前几日,吏部会同都察院公布都考核计榜,袁崇焕为“上考”!

余令虽然没来京城,吏部会同都察院也根据余令的所作所为也给余令做了一个考核。

考核结果为“下考”。

对于这个考核,朱由校连看都没看。

这种考核说白了就是拿钱办事。

余令当初在户部待了两天后这件事就不是秘密了,钱给的足,你的成绩就好。

朱由校现在只是在想兵部为什么要举荐袁崇焕。

就如苏怀瑾那日在朝堂的偏激之言。

为什么余令只逮着你们打,他为什么就不打我呢?

同理而言……

一场科举进士录取数百人,为何偏偏是袁崇焕呢?

当年他是三甲第四十名,总名次第一百一十名,是“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的陈子壮不够优秀?

还是辽东的余令不够耀眼?

又或是这群人看不到刘敏宽和戚金两人对余令举荐,他们看不到袁应泰临死前写的血书?

好好的人不推荐,去举荐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不说余令,秦良玉哥哥和弟弟就不能为将?

这个职位不光是御史举荐就行,贸然安排一个人进入另一个部门定然要打点。

朝堂很大,东林人心很齐……

可各司各部之间却是泾渭分明。

要把袁崇焕安排进去,肯定得先把兵部里兵部尚书的工作做好。

他侯恂就算是再厉害,也不能一句话就把人插进去。

这定然又是一件商量好的事情,挂着举荐的幌子来插人了。

“魏忠贤!”

“万岁爷,奴才查了,侯恂是东林党人侯执蒲之子,人称“东林健将”。

“袁崇焕呢?”

“回万岁爷,袁崇焕大人和韩爌韩大人为门生座主关系!”

朱由校闻言笑了,心里也懂了。

他们现在掌握吏部的人事任免权,如今瞄准了兵部。

朱由校心里很清楚,如果当初余令不拒绝他们,余令如果愿意和他们一起。

那如今余令最起码也是兵部的一司官。

“他们这是要掌握兵权啊,职方司主事掌管各省舆图、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赏罚、抚恤,这是冲我来的啊!”

“万岁爷,要不要……”

“不要,他们这是在试探朕,告诉司礼监朕准了。

记住了,批红的时候把陈默高的名字写上去,当个贰官就行,看内阁如何回应!”

“遵旨!”

“做完这些之后你去找沈毅,让沈毅和曹化淳秘密去河套,把朕的意思带到,把朕所有的钱都送过去支持余右庶!”

魏忠贤猛地抬起头。

朱由校背着手,朝着木匠房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

“武运昌隆,武运昌隆,哈哈,朕就压上所有赌一把,反正朕现在什么都没有,输了就输了吧!”

魏忠贤躬身离去。

等魏忠贤到了东厂,前不久还弯腰驼背的魏忠贤坐在高位,尽显权尊势重。

先前有多唯唯诺诺,如今就有多么盛气凌人。

“地扁蛇!”

“下属在!”

“明日你带人去河套,记住,速度越快越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身边的人要都是咱们自己人,明白么!”

“明白!”

魏忠贤想了想,咬了咬牙轻声道:

“去了那边,少说话,多做事,给咱家死死地盯着余令,明白么?”

地扁蛇一愣,双手抱拳:“遵命!”

朝堂的事情就像是在下棋。

是两条大龙在厮杀,你吃我的棋子,我也能吃你的棋子,不到最后一刻……

谁也不敢妄动。

……

卜石兔这边还在等大明皇帝的回答,他没动。

把地雷安置好的余令却动了,第一波的一千人,第二波的三千,如今又来了六千步卒……

如今余令这边近万人马。

这一次没有朝廷的支援,没有饷银,没有粮草,没有农夫为后勤忙碌。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力更生。

这一万人每一日都要消耗小山一样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