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贺烽:我带你回家……(2 / 2)

“严词斥责贺烽“不尊号令”之举,要求其“戴罪立功”,死守太原”

“嘉奖”于岳“忠勇”,令其“相机行事,或北上扰敌,或策应太原”……

张叔夜耳中听着圣旨,一瞬间便听明白了皇帝赵桓的心思……

原因无他,实质性的援兵,粮草,只字未提……官家这是想让金人和镇朔军之间鱼蚌相争!……

垂拱殿内的争吵还在继续,张叔夜冷眼端看眼前这些争吵的同殿大臣,

这些人看似是为了战和大计而吵,但吵着吵着,张叔夜只觉得这画面越来越可笑,这些人更像是为了吵而吵,更像是为了能在这件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而吵!……

……

另一边太原城下,夜色如墨,夜风袭凉……

太原城门缓缓开启,五万大军缓缓入城……

城内没有胜利归来的欢呼,只有一片压抑的沉默,

贺烽、刘青、陈衡几人将士,稳稳地抬着于岳的遗体,一步步走入昏暗的城门洞,火把在他们周围跳着火苗,把人脸上的光衬得忽明忽暗

贺烽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如一潭死水,眼神中的深邃更像是山涧里无尽的深渊……

陈鹏从城门楼上顺着城墙梯下来,看着默默入城的贺烽一行人,什么都没说,只是扭过身,长长的叹息一声……

早已得到消息的仪仗兵在门内等候,当他看到那具覆盖着简单白布的遗体,以及贺烽脸上那未曾擦拭干净、已然干涸发暗的血迹时,这些汉子眼圈泛红,在队列中,却没有一丝的声音,

他们在用这肃静的注目,表达着对于岳的敬重,尸首抬进城门的一刻,全队仪仗将士“哗!”的一声单膝跪地,垂下头致意,

其身后的将士们,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齐刷刷跪下,以最沉重的礼仪,无声地表达着他们的敬意,

赶回城的苏锐,声音沙哑:

“将军……”

贺烽听到了苏锐的声音,但他的脚步没有停,甚至没有看苏锐一眼,只是目光直直地望向城内临时设置的灵堂,声音低沉得能压死一匹马:

“起来,备战!”

简单的四个字,却透着一股让苏锐感到陌生而又心悸的寒意!

那语气不再像往日,虽严厉却总带着温度,

那语气中更像是一把刀!已然出鞘、且饮了至亲之血,此刻,急不可耐的等待更多鲜血来祭的凶狠!

于岳的灵堂设在原帅府衙门的大堂内,一切从简,却庄严肃穆,

贺烽亲自为于岳擦拭身体,更换战袍,动作缓慢而轻柔,每一个动作都极尽小心,生怕惊扰了沉睡的兄弟,

刘青、苏锐、陈衡等将校在后,披麻戴孝,侍立一旁,

整个太原城,凡镇朔军将士,皆臂缠白布,

在贺烽的授意下,镇朔军人向城中百姓传扬于岳为保太原而舍身取义的事迹,百姓无不唏嘘感佩,自发前来吊唁者络绎不绝,丧哀间更增添了几分同仇敌忾之气!

陈鹏跟在了后面,他看着于岳的遗容,又看看面色冰寒、眼神却燃着暗火的贺烽,最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贺烽的肩膀,长叹一声:

“小子……这世道,难为你们了……”

陈鹏脸上尽是沉痛的共鸣,他是一辈子戎马的老兵,这种袍泽离世的场景虽一直不绝于眼前,但每每遇到,他还是不能释然

贺烽没有回应,只是在于岳灵前重重磕了三个头,然后豁然起身!

“陈衡!”

“末将在!”陈衡红着眼眶上前,

“老于留下的名单上的人,还有皇城司的那些探子,关在何处?”

“回王爷,均关押在城西旧粮仓改建的牢营中,派重兵看守,等候发落!”

“好!很好……”

贺烽点头,目光扫过刘青、苏锐,

“你三人,随我去牢营,陈老将军,城内防务,暂请您老费心了……”

陈鹏神色一凛,似乎猜到贺烽要做什么,张了张嘴,想劝说什么“大局为重”、“朝廷体面”,但最终看到贺烽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于岳那冰冷的棺椁,他终究没说什么: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