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影业顶层会议室,落地窗外是京城铺陈开来的天际线。
玻璃上倒映出刘德华的身影,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袖口——来前设想过无数可能,唯独没料到,周溯会轻描淡写地抛出“入股”二字。
“阿溯,你这是……终于对我下手了。”
刘德华长出一口气,指节在光洁的会议桌上轻轻一叩,眼底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自嘲,“我还以为,《活埋》之后,我早就被你归进‘票房毒药’的黑名单里了。”
周溯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指尖的钢笔灵巧一转,笑着化解了这份试探:“华哥,这话就见外了。
映艺需要资金打通发行脉络,烛龙则需要一支真正懂港岛市场的团队,我们这是天作之合。”
他话音未落,身体陡然前倾,钢笔“笃”一声轻响,点在合同文件上,“四成股份,你依然是最大的话事人。
我们算笔账:映艺去年净利三千万,合作后,仅烛龙的院线资源倾斜,就能让这个数字翻五倍。
这,还不包括未来所有合拍项目的分账。”
刘德华端起茶杯,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此刻的神情。
他当然明白这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在圈内浮沉数十年,他早已过了听人画饼便热血上头的年纪。
他的手指划过《无双》剧本的封面,指腹在“主演:刘德华”那几个字上反复流连,喉结微动,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这戏……真是定下来给我的?”
“除了你,还能有谁?”
周溯眉峰一挑,顺势将剧本推到他面前,语气充满了蛊惑,“李问这个角色,表面温文尔雅,内里极致疯魔,和你早年那些外放的反派完全不同。你……就不想挑战一下?”
刘德华翻开剧本,指尖停留在某一段极具张力的台词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会议室里静得只剩下空调的低鸣,半晌,他“啪”地合上剧本,站起身:“我需要三天。”
“足够了。”
周溯也随之起身,自然地伸手,替他理了理微乱的领带,动作熟稔如老友,“无论华哥你的选择是什么,《无双》的合同我都会为你备好。
毕竟……未来在港岛那片天地,没有你刘天王坐镇,可不行。”
刘德华望向窗外,正午的阳光恰好打在“烛龙影业”的巨幅招牌上,反射出令人目眩的光芒。
他忽然笑了,抬手拍了拍周溯的肩膀,话语里带着几分告诫,几分认可:
“阿溯,别给我下套。三天后,给你准信。”
周溯正全神贯注地谋划如何啃下港台市场,另一边,他直播时那句掷地有声的“北上捞金”,如同精准投下的深水炸弹,彻底捅了马蜂窝。
港台的导演们仿佛约好了一般,在各种场合纷纷出面“澄清”,场面一度十分滑稽:
王晶叼着雪茄,对着镜头大放厥词:“钱?我早就赚够几辈子花的了!现在拍电影,纯粹就是图个乐子!”
网友立刻辛辣回怼:“晶哥,您这‘乐子’一动就是上亿的投资,爱好可真够费钱的!”
陈可辛则更为鸡贼,他刚与博纳、中影联手成立新公司,被网友嘲讽为“捞金排头兵”,却还摆出一副委屈面孔:“我不拍电影还能做什么呢?
只是想为中国的电影事业添一块砖,加一片瓦。”
评论区瞬间笑疯:“是添金砖吧陈导?”“中影的资源,用起来是不是特别香?”
最离谱的当属吴宇森,他对着记者长吁短叹,姿态超然:“到了我这个年纪,钱,早就没什么用了。说我捞金?实在可笑。”
结果网友立刻扒出他刚在上海购置的豪华江景大平层,配上图片无情嘲讽:“森哥,这‘没用’的钱买的房子,能借我住两天,体验一下‘无用’的人生吗?”
这几位的辩解,效果适得其反,被网友骂得比始作俑者马伟豪还要凄惨。
“周半壁至少敢说大实话,你们连装都装不像!”
“嫌钱腥?有骨气别来接内地的投资啊!”
至于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马伟豪,早已彻底没了声息,估计是被全民的唾沫星子淹到了海底。
周溯看到这些后续报道,只是报以一声冷笑——果然是小庙的菩萨,受不起大香火。
没有那份实力和格局,偏要跳出来揽这瓷器活。
就在这场隔空骂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烛龙影业2009年的年度片单,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轰然砸向市场!
官网更新的一瞬间,汹涌的流量几乎将服务器冲垮。
片单极其精炼,却足以让所有喧嚣瞬间静止:
·电影:《无双》、《致青春》、《叶问2》。
仅此三部,全网哑然。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