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自己的巅峰,周溯的记录还在前面压着呢!
“《非诚勿扰》要是破不了纪录,我冯小钢就此退圈!”
这位狂人导演的言论再次登上各大头条,“这圈子越来越没劲,连个像样的对手都找不到了!
我看我最多再拍5部,也该退休了!”
这小钢炮似乎是将烛龙影业排除在了他的世界之外。
不过,媒体就爱他这副目中无人的狂傲劲儿,路演场场爆满,《非诚勿扰》的风头一时无两。
相比之下,“国师”张艺谋正处蛰伏期,而陈恺歌的《梅兰芳》虽成功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却在票房上被严重分流,最终勉强过亿,恐怕够这位心高气傲的大导演郁闷好一阵子。
不过,这些外界的喧嚣,周溯暂时无暇理会。
《风声》的宣发进入收官阶段,他正全力盯着年底的公司招聘——既然决定要逐步退居幕后,搭建一个强大、可靠且充满创造力的核心团队,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编剧部门的面试环节,一份简历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
刘婉瑜,哈尔滨市文科状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读,笔名“八月长安”,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青春小说《玛丽苏病例报告》数据极为亮眼,已积累起可观的读者群。
周溯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女生。
她穿着一件朴素的棉服,身形因紧张而微微绷直,但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灵光,面容清秀,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别紧张,就是随便聊聊。”
周溯起身,亲自倒了杯温水递过去,语气平和,“我看你资料,还在北大读书,怎么想到要来应聘编剧这个岗位?”
女生接过水杯喝了一口,似乎镇定不少,逻辑清晰地回答:“写作一直是我的爱好。而且,我是您的粉丝,看到烛龙在招聘,觉得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就想来试一试。”
“我读过你的书。”
周溯看着她,直接点明,“是那本《玛丽苏病例报告》,对吧?”
刘婉瑜的眼睛瞬间睁大,难以置信中夹杂着巨大的惊喜:“周导……您,您真的看过?”
“文笔很细腻,情感也非常真实,女主角‘余周周’这个角色写得活灵活现,很有共鸣。”
周溯肯定地点点头,随即切入正题,“这本书非常适合影视化改编。
网站的版权编辑应该已经跟你谈过了吧?
60万,这个价格,烛龙买了。”
要知道,在2008年,普通城镇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不过两三千元。
一个还在读大二的学生,仅凭一部小说就能获得60万的版权收入,这绝对是凤毛麟角,堪称天文数字。
“网站那边是说有公司要买,但我真的没想到……是您,是烛龙……”
刘婉瑜的脸颊因激动而泛红,语气带着恍惚,“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真的没想到它能得到您这样的认可。”
“是你的天赋和努力值得这个价。”
周溯说着,将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她,上面登录的账号信息清晰显示着买家的身份。
“不过,我个人觉得,原着的书名可以改得更贴切一些。
叫《你好,旧时光》怎么样?
更贴合故事里那种回望成长的温柔基调。”
女生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像是被点亮了星辰,用力地点头表示赞同。
周溯微笑着向她伸出手,语气温和而笃定:“那么,现在有两件事要告诉你。
第一,你的书,马上就要被烛龙拍成电视剧了;
第二,欢迎你正式加入烛龙编剧部。”
刘婉瑜先是愣住,随即反应过来,赶紧伸手与他相握,掌心因紧张和兴奋而有些湿润,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谢、谢谢周导!我一定会努力的!”
周溯看着她眼中那簇被梦想点燃的、炽热的光芒,心中了然——
他挖到宝了。
国内青春校园题材这座巨大的内容金矿,此刻才仅仅被撬开了一角。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散落的、闪耀的才华一一汇聚到烛龙的麾下,让这家公司的内容根基,扎得更深,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