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硬件性能综合测试(2 / 2)

2.关键部件老化观察

72小时后拆机检查:晶体管引脚无氧化,焊点无虚焊;电阻、电容参数用万用表测量,与初始值偏差均≤10%(1973年标准允许偏差≤15%);密码机内部布线(手工焊接的单股铜线)无松动,符合稳定性要求。

【值守日志摘录:“1973.04.0803:00第35小时,输出密文缺第18字符,更换电源板c3电容(100μF)后重试,结果正确;08:00第40小时,一切正常,外壳温度39c。”日志下方有值守人“张”“李”的签字。】

【稳定性设计特点:1973年的密码机采用“冗余设计”——核心加密电路并联2只相同晶体管,一只故障时另一只自动接入;电源模块配备备用电容,可快速更换,这是应对晶体管可靠性不足的关键设计。】

四、抗干扰能力测试:模拟野外的“朴素对抗”(1973.04.11)

【场景重现:实验室角落,技术员将一台JZ-1型小型电机(1972年上海电机厂生产,模拟野外抽油机、水泵干扰)放在密码机旁5处,电机通电后发出“嗡嗡”声;另一名技术员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片(直径10),靠近密码机面板10处,玻璃片与金属外壳间产生蓝色火花(静电放电)。历史录音:“电机干扰——开始输入!”“静电放电——注意指示灯!”】

1.工业电机干扰测试

将电机接入220V市电(转速1450转\/分钟),在电机运行状态下,连续输入10组20字符明码:

前5组:因电机电磁干扰,第3组加密出现2个字符错误,技术员立即将密码机金属外壳接地(连接实验室水管),接地后再测5组,全部正确;

用示波器观察:接地前电路脉冲波形有明显杂波,接地后杂波幅度从0.5V降至0.1V,符合抗干扰要求。

2.静电干扰测试

丝绸摩擦有机玻璃片产生静电(实测电压约5kV,1973年野外常见静电强度),在距离密码机10处连续放电10次,每次放电时同步输入明码:

放电瞬间密码机指示灯闪烁1-2次,但未停机;

10组明码加密结果均与标准密文一致,无字符错误——因外壳采用1厚钢板(屏蔽效能约40db),有效阻挡了静电干扰。

3.综合干扰测试

同时开启电机并进行静电放电,接地状态下输入10组明码:仅1组出现1个字符错误,重新输入后正确,抗干扰合格率达90%(设计要求≥85%),满足野外使用需求。

【干扰测试记录:“电机干扰(接地前):5组错1组;接地后:5组全对;静电放电10次:全对;综合干扰10组:错1组,重试正确。”记录旁贴有示波器波形照片(黑白,标注“干扰前”“干扰后”)。】

【1973年抗干扰局限:无现代电磁兼容测试设备,干扰强度无法精确量化,只能通过“电机+摩擦静电”等模拟手段,测试结果依赖技术员的主观判断与重复验证,但已能覆盖当时野外最常见的干扰类型。】

五、测试总结:1973年的“性能合格认证”(1973.04.12)

【历史影像:测试验收会议现场,木桌上摆放着密码机、测试记录、波形照片,5名身着中山装的工程师围坐讨论;最终在《测试验收报告》上盖下“合格”印章(红色印泥)。画外音:“经过1周的测试,这台微型化电子密码机通过了1973年技术条件下的全部验证,即将交付野外通信部队试用。”】

改进建议与验收结论

测试中发现2处可优化点:1电源模块电容易漏液,建议更换为“密封式电解电容”(1973年刚试制成功);2旋钮输入速度较慢,后续可增加“键盘输入”附件。最终验收结论:“7301号微型电子密码机硬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意批量生产,首批生产20台。”

【验收报告原件扫描件(黑白):报告末尾有“电子工业部第十研究所测试组”字样,5名工程师签字,日期“1973年4月12日”,印章为“电子密码设备验收专用章”。】

野外试用准备

测试合格的密码机被装入木质包装箱,内垫泡沫塑料(1973年高端包装材料),附带《使用说明书》(手写油印版)和2套备用晶体管、电容;包装箱外标注“防潮、防震、小心轻放”(毛笔书写),将通过铁路运输至西北某通信部队。

【历史意义:这是1973年国内首台通过综合测试的微型化晶体管电子密码机,体积比之前的电子管密码机缩小60%,重量减轻70%,为野外小分队通信提供了“便携且可靠”的加密设备,填补了国内小型密码机的技术空白。】

历史补充与证据

仪器背景:xJ4318型示波器是1972-1975年国内电子实验室主流设备,最大频宽5hz,可满足晶体管电路测试;SS-1型机械秒表由上海秒表厂生产,是当时精度最高的计时工具之一;

技术标准:1973年《电子密码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草案)》(电子工业部颁布)规定:小型密码机加密速度≥4字符\/秒,连续工作48小时出错≤2次,抗静电≥3kV;

同期对比:1973年苏联同类小型密码机重量约800克,加密速度4字符\/秒,我国样机在重量和速度上均领先;

档案佐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1973年《科研档案》第73-012号卷宗,详细记载了该密码机的测试数据、验收报告及改进建议,现存于研究所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