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安然静好(1 / 2)

酿秋实 前后卿 1306 字 6天前

“贤夫良父”

这四个字,乍一听是和寄奴完全不搭边的话。

不过,细细想来,又没什么值得耻笑。

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句人各有志,而寄奴的志向,特别可人疼爱一些。

余幼嘉牵着寄奴,寄奴贴着余幼嘉,两人绕了一圈,一时没寻见狸奴大王,便拉拉扯扯,踉踉跄跄着便往书房去。

各地商行寄来的几封信摆在书房案头,余幼嘉一边捞着小九送来的馄饨,一边撕开信件查看细则。

寄奴与她并坐,手边也有一碗鲜肉莲蹄馄饨,也是一边随性的用膳,一边用朱砂批阅从益佰处递上来的平阳公务。

朱红的笔尖在纸上飞掠,偶尔是圈,偶尔则是整笔连划的横驳。

晨光入室,一派和煦安馨。

一切,最是恰到好处的时候。

余幼嘉十分顺心,几口将作为早膳的馄饨吃完,连汤也没落下。

正也在此时,不知是批阅到什么,寄奴修长白皙的指尖微顿,将笔搁置。

余幼嘉瞧见,便问:

“何事?”

余幼嘉本以为寄奴会粘着她细细评说,哪晓得寄奴只是捧起一旁的瓷碗,全心吃饭,并不开口。

心中一动,余幼嘉也没再开口细问,而是偏头,自己查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便眉头深锁——

“什么叫做‘连颇为淮将,玄甲军于平阳边境停留三日,淮南王见朱载,终拔营?’”

这消息,饶是余幼嘉,第一眼也不知是先问连老将军为何会突然入淮南,还是淮南王于边境停留之事,亦或者......

小朱载,如今安危如何?

余幼嘉眉眼深锁,思绪翻涌,还没等她真正开口问出言语,却听寄奴有些突兀道:

“等小朱载回来,没准要抱着我们俩哭了。”

“嗯?”

余幼嘉第一瞬还以为是自己没听清,短促出声过后,才后知后觉,隐约反应过来发生何事:

“......是小朱载想办法让他爹退兵之事?”

那淮南王只给了三百兵甲,便将小朱载扔出家门。

而今,小朱载打平阳打的如此辛苦,真到了吃桃子之时,淮南王竟率兵亲临边境......

若说对方没有摘桃子的心,余幼嘉是不信的。

若说......

若说小朱载没有做出什么事,没有受委屈,就能让淮南王退兵,她也是不信的。

只是不知,受伤没有。

余幼嘉沉默几息,到底是道:

“朱家当真是古怪。”

寄奴一直等的就是这句话,立马有些醋味道:

“......你原先还觉得朱焽好得天上有地下无呢。”

有狸奴大王教导,余幼嘉比从前好得多,清晰闻到了从寄奴身上散发出来的醋味,不过却仍下意识随口为朱焽辩驳一句:

“话不能这么说......”

她既有心想解释有些事并非是朱焽的错,可话到嘴边,又似乎感觉冥冥中缺了些什么,有些古怪,索性没有再开口。

余幼嘉只叹息着收回视线,掸了掸手边的信件,道:

“我这就修书各家分行,为小朱载多筹措些粮草冬衣。”

朱焽有爹有娘,又有忠心耿耿的随臣,只有小朱载,什么都没有,自然要他们二人多打算几分。

言及此处,余幼嘉又有些没忍住,同寄奴看似抱怨,实则笑语道:

“唉,这事儿干的。”

“早知道当年不为了卖酒往小朱载身上撞,现在倒好,没从小朱载身上赚到多少银钱,反倒将我们俩混成了小朱载的爹娘似的,他还要躺我们俩中间......”

其他也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