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结义兄弟(2 / 2)

"谦哥!"杜鹏风风火火地跑进院子,"屯口来人了!是巴图大叔派来的!"

王谦放下手中的活儿,擦了擦额头的汗:"几个人?"

"就一个,骑着马,跑得可急了!"杜鹏兴奋地手舞足蹈。

王谦快步走向屯口,远远就看见一个蒙古族青年勒马而立,正是巴图的徒弟朝鲁。小伙子满脸风霜,一看就是连夜赶路。

"王叔!"朝鲁翻身下马,行了个礼,"师父让我来送信!"他从怀里掏出一封用红布包裹的信笺,双手递给王谦。

王谦展开一看,是巴图歪歪扭扭的汉字:"王兄弟,我和族里长辈商量了,想和你结为安达(兄弟)。腊月三十是个好日子,请务必来草原一聚。乌云其其格和孩子们也想见你和弟妹。"

王谦心头一热,抬头问道:"你师父还说什么了?"

朝鲁恭敬地回答:"师父说,要是王叔答应,就按我们蒙古人最隆重的礼节办。族里的老人都等着呢!"

王谦略一思索:"你先回去告诉你师父,我们明天一早就到!"

送走朝鲁,王谦快步回家,把消息告诉了杜小荷。杜小荷正在缝制婴儿衣服,闻言放下针线:"结为兄弟?这可是大事啊!"

"嗯,蒙古人最重这个,"王谦搓着手,"一旦结为安达,就是生死之交了。"

杜小荷撑着腰站起来:"那得准备礼物。我记得箱底还有块上好的绸缎,给乌云其其格做件袍子正好。"

王谦亲了亲她的额头:"你身子不方便,就别去了。"

"那怎么行!"杜小荷白了他一眼,"这么重要的场合,我这个做弟妹的怎么能缺席?再说,乌云其其格特意提到想见我呢。"

王谦拗不过妻子,只好去找七爷商量。老人家抽着烟袋,眯眼笑道:"好事啊!汉蒙结义,这是咱们屯的光荣!"

"就是小荷这身子..."王谦有些担忧。

七爷摆摆手:"不打紧,我那爬犁铺上三层褥子,保准颠不着她。再让老周跟着,万无一失。"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屯。王父翻箱倒柜找出一把珍藏多年的猎刀,要送给巴图做结义礼;王母和杜母则忙着准备各种吃食——腊肉、粘豆包、山核桃,装了满满两大筐。

傍晚时分,于子明和刘玉兰也来了,还带着他们刚满月的孩子。

"谦哥,听说你要和巴图大哥结拜?"于子明兴奋地问,"带我们一起去呗!"

王谦笑着点头:"正想叫你呢,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冬月三十的清晨,一支特殊的队伍从牙狗屯出发了。七爷亲自赶着最大的爬犁,上面铺着厚厚的被褥,杜小荷半躺在中间,老周在一旁照应。王谦和于子明各赶一架爬犁,装着礼物和补给。王父、杜勇军和几个屯里的老人也骑马随行,队伍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雪后的阳光格外明媚,照在雪原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杜小荷裹着厚厚的皮袄,怀里抱着给乌云其其格准备的礼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冷吗?"王谦不时回头询问。

杜小荷摇摇头:"暖和着呢!七爷这爬犁铺得真舒服。"

中午时分,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山坡下休息。老周给杜小荷把了把脉,满意地点点头:"脉象平稳,没事儿。"

简单吃了些干粮,队伍继续前进。下午申时,远处终于出现了蒙古包的轮廓。更让人惊讶的是,巴图竟然带着全族老少,骑马迎出十里!

"王兄弟!"巴图老远就喊,声音洪亮如钟。

两支队伍在雪原上汇合,场面热闹非凡。蒙古族妇女们围着杜小荷嘘寒问暖,孩子们则好奇地看着爬犁和猎犬。巴图和王谦紧紧拥抱,互相拍打着后背。

"弟妹也来了!"巴图看到杜小荷,惊喜万分,"快,进包暖和!"

蒙古包里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食物。乌云其其格挺着大肚子迎上来,和杜小荷紧紧相拥。两个孕妇手拉手坐在最暖和的位子,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和手势交流,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巴图拉着王谦的手,向族里的长辈们一一介绍。最年长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据说已经一百多岁了,是部落里最受尊敬的萨满。

"额尔德尼爷爷说,"巴图翻译道,"他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汉族和蒙古族结为安达。这是长生天的旨意!"

王谦恭敬地向老人行礼,献上王父准备的猎刀。老人接过刀,用苍老的手指轻抚刀身,喃喃念诵着祝福的咒语。

夜幕降临,蒙古包外的空地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全族人围坐成圈,等待着庄严的结义仪式开始。

萨满额尔德尼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神鼓,缓步走到篝火前。鼓声响起,低沉而神秘,仿佛能直达人心。

"开始了!"巴图拉着王谦的手走到篝火前。

老萨满用蒙古语吟唱着古老的祝词,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巴图小声翻译给王谦听:"他在向长生天和大地母亲禀告,今天有两个不同民族的勇士要结为兄弟..."

吟唱完毕,萨满从腰间取下一把银刀,在火中烤了烤。然后拉起巴图的左手和王谦的右手,在掌心各划了一道小口子。

"要取血为盟,"巴图低声解释,"别怕,不疼。"

王谦点点头,看着自己的血珠渗出。萨满将两人的手叠在一起,让血液交融,然后用一个银碗接住几滴混合的血。

"喝下去,"巴图说,"从此我们的血就流在一起了。"

王谦毫不犹豫地喝下一半,巴图喝了另一半。围观的族人们发出阵阵欢呼,篝火映红了每一张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