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益州之谜(6)(2 / 2)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133 字 21小时前

当时,蔡成就笑言,说青州有铜矿,可以自行铸造五铢钱。

结果谢方大吃一惊,连忙阻止。

按谢方的说法,如果五铢钱铸造得过多,市面上的五铢钱便会泛滥成灾,钱就再也不值钱了。

所以当初谢方是劝蔡成上表朝廷,由朝廷来解决此事。

不过,好在当时青州特产正在走红大汉各州郡,沧海商号收回了大量五铢钱,让青州的五铢钱不再短缺,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这些记忆瞬间在蔡成的脑海中涌出,使得蔡成的面色严峻下来。

是刘备在自私铸造五铢钱吗?

还是江南大量铸造五铢钱,然后用来购买益州货品?

益州的世家大族又用这些崭新的五铢钱,在走马岭上购买大汉北方的货品……

一番思考后,蔡成可以肯定,这些崭新的五铢钱,必然来自江南。

江南这一招可够狠,一方面买起了大量的战略物资,一方面让大汉北方五铢钱越来越多,最后当大汉北方五铢钱泛滥之时,也就是钱不值钱之时,大汉工坊中的那些工人的工钱就买不了什么了。

如此一来,必然会在大汉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此时的蔡成不知道这就叫“通货膨胀”,可好在有当年谢方与他的交流,让他知道了一方天地中,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有一定的限制。

“钱少了不行,那会影响流通,逼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钱多了也不行,会让钱不值钱。青州工坊的工钱、徭役需要支付的工钱,就会没有吸引力,更是会让牧府采购各种物品的能力下降。”

这是当年谢方对蔡成所说的原话,如今却在蔡成的脑中不断回响,震得蔡成有些发晕。

江南的这一招太毒了。

暗地里悄然腐蚀着大汉北方的经济,却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不会引起内阁与财部的警觉。

江南对大汉北方施展此计已经四整年,如果不是今天被蔡成发现,等大汉朝廷发现之时,也必然是大汉北方大乱之时。

那时,江南再联同江东共同渡江北伐,可想会出现什么后果。

“能否借用一下郡府的纸笔?”蔡成定了定神,脸上露出迷人的微笑。

苏固从蔡成进入会客厅时,卫信就不让郡府中人靠近,便知蔡成现在还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已经醒来。

所以,他也很懂事地没有大喊郡府中的吏役(也就是下人,却有着吏的名分,拿着一份俸禄),而是自己起身出会客厅,为蔡成去取纸笔。

纸笔取来,蔡成飞快地写好两封信,交给鲍信,让鲍信的亲卫以快马把信送给荀彧和内阁。

毕竟现在内阁中,还有黄琬、贾琮二老在。

苏固不敢凑近去看,不知道信中是什么内容,但他却看到了用火漆封好的信封上有四个“A”。

苏固不认识“A”是什么,却知道这也是成公子发明的。信封上的“A”越多,就说明事情越紧急。

几年前,大汉内阁就下达诏令,要求州郡县都要如此标注文书的紧急程度。

鲍信出去交待自己的亲卫送信,而蔡成却一巴掌拍在会客厅的茶案之上,结果把茶案拍得四分五裂,案上的茶杯也落到地上,“啪”地摔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