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提出的让刘协去临羌与羌人共度年节,的确是安抚西羌的上佳之策。
荀彧便长叹一声,说道:“吾拦不住公子,可陛下知公子只身入蜀,不知会如何想。”
“去将陛下找来。”蔡成吩咐管亥道。
很快,管亥带着刘协、蔡琰、伏寿等人到来。
蔡成对刘协严肃地说道:“陛下,吾与丞相商议,返京后,便会为你举办及冠礼。现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是及冠礼前对你的考验。”
刘协看蔡成如此严肃,自己也严肃了起来。
他刚想问是什么任务,突然小眼睛一转,说道:“恩师,行及冠礼后,是不是就要亲政?天下是不是皆可认出我了?”
蔡成与荀彧都愣住了。
刚刚蔡成可没想到及冠礼与亲政的关系。
不过,按惯例,行了及冠礼后,自然是要亲政。
刘协根本不等蔡成回答,继续说道:“可我还要继续历练,步步高升,争取丞相之位呢,如何能将真面目暴露于天下?”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陛下就那么想夺相位?”荀彧开始打趣。
“当然。不过,那时丞相的任期已满。朕可不是夺文若君的相位。”
“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这刘协人小鬼大,也太会说话了。
不仅强调了夺的不是荀彧的相位,而且还用上了“文若君”这一称呼。
有汉以来,一般对位高权重之人,或德高望重、有社会地位之人称“公”。
但称“君”便有不同。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公”的含义,还突出了荀彧的“君子之风”,包含了荀彧的个人品质和对大汉的忠诚。
荀彧溺爱地看着刘协,轻声说道:“陛下无须担心,届时覆一面纱便可。”
荀彧被刘协给感动了。
这可是有人第一次称他为“君”,而且还是出自陛下之口。
刘协笑了。马上看向蔡成,问道:“恩师,是何任务?”
“具体任务,明日丞相会在路上与陛下细说。明日我要入蜀,因须快马急驰,无法带你与文姬等人。你们去临羌过年节,然后在凉州等我便是。”
刘协听到蔡成又要离开他,顿时不舍。“恩师要离开多久?”
蔡成笑着说道:“快则两月,慢则三月。如你们在凉州等不及,可先入河州。我会很快追赶上来的。”
刘协想了一下,有些不满地说道:“益州之事,派西南军团便可解决,如何还要恩师亲至?”
众人闻刘协之言,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竟然能推测到蔡成入蜀是为了解决益州之事,这可不得了。
蔡琰和伏寿赶忙走过来安慰刘协。
刘协不舍是不舍,可他知道,必然是益州发生了重要的事情,否则恩师也不会与丞相兵分两路。
篝火晚会还没有结束,刘协他们又去演武场的晚会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