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絮灵界的轻盈絮息彻底消散,牧庭的身形仿佛从云端重重坠落,下一刻便撞入一片浓稠如沼的泥浆天地。他睁开眼,视线被粘稠的液态物质包裹,模糊不清,连呼吸都带着湿滑的土腥味。
四周并非普通泥土,而是一种富含灵性的厚重液态石,色泽暗沉,流动缓慢。脚下的地面柔软而粘稠,每走一步,便有半只脚沉入其中,拔起时带着“咕嘟”的声响,阻力惊人。天空如泥色流云翻滚,不时有细小的土珠滴落,砸在“地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
系统的声音自泥流深处传来,带着湿闷的回响:
「你已进入新世界:泥域界。」
「当前目标:掌握本界修炼体系『塑灵术』。」
牧庭尝试运转炁息,却发现气流瞬间变得迟滞,像是被厚泥层层包裹,每一次流转都异常艰难;连神识的传播都受到极大限制,只能传出三尺范围,便被无处不在的泥意吞噬、同化。这是一座封闭、浓郁、迟缓的世界,充满了原始而厚重的生命力。
前方,一座由灰褐色粘土堆叠出的巨大殿宇缓缓升起,殿宇的轮廓在泥雾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意识诞生,带着古朴的神性。殿前立着一尊手持泥雕工具的石像,石像表情空洞,双眼是两个深邃的泥洞,却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威严,仿佛是这片泥域的守护者。
石像挥动手中的雕刀,在身前的泥地上划出一道土痕。刹那间,浓厚的灵泥从地底升腾,在半空凝聚成一张厚重的泥书,书页缓缓打开,第一行金色的文字亮起:
「第一境,『聚泥』。收天地泥意,化为灵质,构铸灵基之原。」
牧庭走到石像前,双掌深深插入脚下的泥地。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地下的并非死泥,而是蕴藏着古老灵意的神土碎识——这些碎识来自远古的灵兽尸骨、前代修者的残灵、甚至是远古器物化泥后残留的意志,驳杂而磅礴。
他静下心念,将体内迟滞的炁息缓缓导入泥层深处,以自身灵识为引,引动泥息顺着手臂升腾。泥息翻涌间,从他指间渗入经络,带着沉重的压迫感,以及无数庞杂的信息残片,冲击着他的识海。
牧庭耐着性子,如同筛沙般一点点剔除其中的杂乱意志,只留下最本源、最纯净的灵质。三日后,当最后一缕杂质被剥离,牧庭的双手之中终于凝出一团拳头大小的纯净泥核,泥核色泽温润,散发着柔和的灵光,如同生灵的种子。他能清晰地感到,这颗泥核正随着他的每一次心跳而轻轻震颤,仿佛拥有了生命。
「你已掌握塑灵术第一境:聚泥。」泥书上的文字悄然变化。
殿前的泥土开始自动上浮,自行堆叠成两条浮雕般的阶梯,通往殿门。每一级阶梯都由不同质地的泥料组成,或粗粝、或细腻、或带着金沙般的光泽,上面刻着不同的灵纹,蕴含着塑形的奥秘。
石像第二次举起雕刀,在半空虚虚勾画。无数光点浮现,组成第二行文字:
「第二境,『塑形』。以泥为体,以心为模;形者,念所托也。塑己之形,明己之意。」
牧庭将凝聚的泥核悬于空中,双掌环绕其周,缓缓注入自身的灵念。他尝试构建最初的形态——首先是五指的轮廓,再是手臂的骨骼走向,接着是胸膛的弧度……泥核随着他的心意变化,迅速膨胀、塑形,逐渐成为一具粗糙的人形泥偶。
最初的泥偶粗陋而呆滞,只有模糊的轮廓。但随着他对自身形体、甚至内在结构的认知愈加明确,构建的躯体也愈发精细:皮肤的纹理、肌肉的线条、关节的衔接……当他闭眼凝神,以意识复刻自己的经络、气脉、骨路、筋节时,那泥偶身上的纹路也随之变得复杂而有序,渐渐“活”了起来。
一个时辰后,泥偶忽然微微动作,头颅缓缓转动,双眼之中亮起淡淡的灵光,呼吸般吞吐着周围的泥息。这是泥灵初开,形具而息通。
「你已掌握塑灵术第二境:塑形。」
泥偶稳稳地站在他身前,完全依照他的神念指引行动,如同镜像。牧庭退后数步,沉声道:「以形存识。」泥偶瞬间闭眼,泥躯微微震颤,开始将自身灵泥压缩至胸腔处,形成一个稳固的核心。此时,泥偶腹部浮现出一道旋转的泥纹阵图,旋转缓慢,似有呼吸,这是储存灵识的基础。
石像再度起手,雕刀指向泥殿之顶。殿顶裂开一道缝隙,一缕幽光垂落,恰好落在泥偶眉心。文字随光流动而现:
「第三境,『注灵』。入识为魂,入炁为神,泥形方可自立,有思有觉。」
牧庭将自身的一丝魂念小心翼翼地抽离,以神识稳固其形态,缓缓送入泥偶眉间的光点之中。泥偶瞬间剧烈抖动起来,体内的灵泥翻涌,似在抵抗这外来的魂念,又似在艰难地融合。
牧庭眉头微蹙,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魂念在泥形内左冲右突,仿佛掉入无底深渊,随时可能被泥意同化、吞噬。他强忍着神魂被拉扯的痛苦,将泥偶当作自己的本体,耐心调整其呼吸的节奏、心律的频率、炁流的走向,让魂念与泥身逐渐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