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清楚,这一切全是“念”所构建,是镜域对心识的折射,是意识的具象化映现。他进一步尝试构建更复杂的场景——战场。心念动间,镜面再变:翠竹消散,黑云密布,巨浪拍岸,三千灵兵虚影列阵于前,甲胄鲜明,杀气腾腾。他立于中央,四方环伺,镜界中杀意如潮,连空气都变得沉重。
每一处场景的细节、每一人影的动作、每一法象的气势,皆由他的心神之念构成,念力越凝,境越真实;唯念不息,则境不灭。
「你已掌握映念法第三境:映界。」
灰镜袍女子的目光投向他,语调依旧平静无波:「第四境,映他。非自观之影,乃他人之念形——察他之识,控他之形,引外界念识入镜,化为己用。」此境已非单纯内视,而是将映念之法延伸至外界,映照并影响他人的念影。
牧庭走入镜面中央的镜湖,心念如网般向外释放,捕捉周围可能存在的能量扰动。很快,镜面泛起一圈异样的波动,一道全然陌生的影子从镜中浮现而出——那是一道带着怯懦气息的虚影,身形佝偻,仿佛承受着无形的压力。
他感受到这道影中包含的复杂情绪:有对未知的恐惧,有被束缚的愤怒,还有一丝不肯屈服的执拗。牧庭以映念之法稳住影像,将自己的神识如温和的光,缓缓笼罩其念核。那影子的动作随即凝固,情绪波动逐渐平息,不再挣扎。
他尝试引导其动向:让它起身、转首、抬手作施法状。影子皆能精准完成,动作虽生涩,却听话如傀儡。这一刻,他第一次掌控了他人意识所生成的念影——不伤其肉身,不动其魂魄,仅凭一念之映,便可借形动势,引其念随己意。
「你已掌握映念法第四境:映他。」
灰镜袍女子踏入镜湖中心,身形渐渐融入镜面,化作无数细碎的镜光:「第五境,映无。至此念消形绝,万念归无,方得虚镜之境。镜本无象,因念有象;念本无形,因镜显形。无念之镜,方能映万象而不染。」
牧庭站立原地,脚下的镜湖开始剧烈震荡、崩碎,周围的镜影、镜界、镜人纷纷碎裂成光屑,识海中的杂念也如潮水退去,只余一片空茫。他的意识被无形的力量抽离,直入一片更深层的无形之镜——这镜无界、无形、无声,没有光,没有影,只有纯粹“意”的存在。
他尝试唤出任何记忆或影像,皆无响应;尝试运转炁息、音波、影力,皆无动静。识海中只剩下一缕淡淡的识念,如风中残烛,微弱却未灭。
他缓缓闭眼,放弃了所有操控的念头,放弃了构建的执着,放弃了刻意的思考,任由意识沉入最本初的状态,唯留下“空”的觉知。
数息之后,天地无波,一念悄然成形——这念无光无影,无具体形态,却包容万象,如虚空般能纳一切,又如明镜般不染尘埃。
他睁眼时,脚下的镜湖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全然透明的无垠虚界。他的身影不再映于镜中,而是成为了镜本身;所见所想,无需刻意念动,皆已自然映现于虚界之中。
他举掌,虚界中便自然形成万千刀光,凌厉却不伤人;他吐息,虚空里生出亿万灵花,绚烂却不持久;他心静如水,则整个镜界归于寂灭,一尘不生,唯有空明。
「你已掌握映念法第五境:映无。」女子的声音仿佛从虚界的每一处传来,带着圆满的释然。
系统的提示于识海悄然回响,如虚镜轻颤:
「镜衍界阶段完成度:100%。」
「准备传送下一世界……」
牧庭立于无垠虚界,感受着自身与镜界融为一体的清明。镜衍界的修行让他领悟了“念”的真谛——念是世界的基石,镜是念的显象,而真正的掌控,是放下掌控,如虚镜般映照万物,却不被万物所扰。这缕无念之念,将伴随他踏入下一段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