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伸手不打出钱人(2 / 2)

他严厉,树规矩,甚至有时候会恪守规矩显得不近人情,令人畏惧。

这是很正常的事,某种意义上来说,胤祚本身就令人畏惧——一个平日里接触不到的,底层贫民印象里高高在上的王爷,给他们施粥,巨大的阶级差距,会让那些苦命人害怕。

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和他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还有这么一碗粥吃,穷苦百姓们感激荣亲王,说他好话的不少,但也有的会骂他。

这也很正常,胤祚告诉自己,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他,何况是根本不了解他的人。

而且讨厌他的人还不少呢,胤祚自己想起来都想笑,这被他坑过的官员,那些被他弄得掉沟里的富商,那些毫不留情收拾的想着捣乱惹事的刺头流民。

什么身份的人都有,有钱的没钱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出身贫瘠的,高门显贵的。

当然喜欢他的人也很多,起码是数起来很难数清的数目。

两两相比,胤祚觉得不好估量。

不过嘛,他在意的是自己在意的人喜不喜欢他,而不是对他没什么影响的人讨不讨厌他。

胤祚很清楚,他就是胤祚嘛,又不是要人人满意,他自个过的舒心就行。

对着他老阿玛他脾气还不小呢,还想他去讨好谁?

天王老子来了也不管用。

可无论如何,不管喜不喜欢他,胤祚都不适合和百姓们打成一片,也没法打成一片。

虽然胤祚本身脾气好也显得温和,也不摆什么阔王爷架子,他可能还会在间隙随口问问老人孩子贫苦妇女和瘦弱的少年人们,那些弱势群体的困难或者别的什么。

问一问,会有些新的想法。

这么一说,就更显得平易近人,毕竟就算是脏臭的乞丐,胤祚也能说上话,也不觉得不应该搭理。

很多人就说荣亲王人好,善良好说话云云。

规矩是最重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看着一个好说话的王爷,就是比一个看着就凶恶或者纨绔的王爷好欺负。

就算没法对胤祚做什么,那些有心之人也能将水搅浑,让他去头疼,让那些善事做不下去,还得惹一身腥。

就算没人刻意从中作梗,流民也是很容易被煽动的,群情激愤下猛的冲上来,够人喝一壶。

不想越过一些规矩,胤祚就要压住这些人,他见过不少乱象,不会让有心之人成乱子。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肯定也是混乱过的。

不过,忆昔峥嵘岁月,胤祚还感慨——

难道他胤祚真的看起来那么好欺负吗?

胤祚这么问过丰生,这个勤勤恳恳陪着他,从小跟着办事儿的好伙计。

丰生只是一言难尽,望着胤祚那张纯善无辜的脸欲言又止。

他能说什么呢?

丰生现在在内务府当差,可胤祚出宫施粥施物的事还是他陪着。

因为他有个名头——荣亲王用惯了的人。

还是荣亲王的心腹。

心腹,多么荣誉的头衔。

就算是再忙呢,也得先忙荣亲王的事,帝王都同意,他的上司们自然不敢阻拦。

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也不是职务范围,但是——谁叫是荣亲王呢?

可凭心而论,丰生是很愿意跟着胤祚身后的,干啥活都愿意。

但……王爷非要问他这个吗?

丰生只能直言不讳上拐个弯,“现在那些来排队的人也都知晓王爷的性情和规矩,不敢造次。”

那就是以前不知道的时候,觉得他很好欺负了。

胤祚恍然大悟。

现在都知道那一排排身材魁梧,高大结实的侍卫不是吃干饭的,他荣亲王也不是个脾气软好说话的了。

以前呢?果然需要杀鸡儆猴。

人多了要管理,就是耗心力啊。

丰生补充一句,“几年前敢闹事的刺头怎么被王爷摁在地上动弹不得的,王爷当年的英姿早成了一个传说。”

胤祚夸张的张大了嘴,很是惊讶,“啊,真是意外呢。”

他只记得那人被他揪着脑袋往地上一摁,摔了两颗牙。

哦,那刺头还被后头排队的小脚民人婆婆给吐了好几口唾沫。

大哥说的对啊,在外头还是要带三分颜色,下马威有时候很管用。

咱们讲理的有,可不讲理的也多。

胤祚在马车上和丰生贫嘴,出了宫慢悠悠的溜达,往他今日的目的地,棉衣分发处走去。

事实证明,冬天不只是饿,冻死的人甚至更多。

胤祚财大气粗,并不缺钱银,故而也会发棉衣。

他甚至还亲自操办了工程,建了些茅屋收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

冬天流行一种鸡毛房,这样冻死的人就少了。

虽然环境算不得多好,一大堆人挤在一起,但好歹能活下来。

能活更多的人,胤祚就支持,这叫日行一善。

丰生恭敬的跟在胤祚身后,他这几年成长了不少,已经是个很不错的小油条,办事稳妥圆滑。

胤祚表示油条炸的火候不错,让他再接再厉。

争取五年升一升十年窜一窜,直接给他拿下内务府总管大臣的位置,或者当个户部尚书。

胤祚自己不咋上进,却对底下人很有信心。

他觉得对自己信心爆棚是自负,对别人,尤其是他觉得很有能力的人有信心,那叫慧眼识珠。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等着去发棉衣。

那些东西,都是半新不旧的一大堆,这样能降低成本买更多。

毕竟他们的目的是让人活,不是让日子过得下去的来钻空子。

一件新棉衣卖出去,也或多或少有些钱。

胤祚打扮的低调,可腰间的黄带子醒目,排的长长的队伍一看到他来了,都激动的想往前挤。

有的老远就喊荣亲王,他们眼神狂热,当然,有这个力气的还是少数,大多人都比较沉默,只是默默的站好了队。

胤祚点点头,步履从容,温言安抚几句,就示意丰生帮忙。

都要登记造册,胤祚的习惯,做事留痕,到时候查起来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