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这个儿子,感情也实在复杂。
他为他骄傲,愿意用他,也给他施展的天地,但是……罢了,太子以后势大,他如此,也正合他愿。
总不至于真的撬动太子地位。
学会用人,帝王心术,是储君很重要的一课。
保成是他亲自教养大的,他有这个自信,这孩子……能拴住这只猛虎。
以后,拿着利刃和长鞭,手持蜜糖和大棒,总能收服。
大清的一切都会是保成的。
他的保成,他对他有这个信心。
康熙看着军报,心情又美妙起来。
保成有了长子,他就放心多了,子嗣关乎国本,储君无子,人人担忧。
这下子,了却心头一桩大事。
康熙想着这些,又开始琢磨给儿子们封爵。
都老大不小了,这次立了功,是该提上日程。
可是,打仗劳民伤财,国库不丰啊!
他也没钱给儿子们建宅子,开府都要他贴补。
一个个的,跟讨债鬼似的。
开府还得再缓缓,封爵却有些迫在眉睫,唉,康熙叹气,就算是当皇帝的,这也愁啊。
一直住在宫里也不行,总是不像个样子。
可修宅子,修宅子,又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起来的。
尤其是胤祚的,他那宅子的规格不同旁人,内里布置也不能差了,总是要挑个风水宝地,再用上好的料子,给他建府。
而且,后头还压着四个儿子的婚事,大婚也要排场。
胤祺胤祚胤佑胤禩。
哪哪都要用银子。
康熙头疼的,折子都看不下去了,一堆啰里吧嗦的恭维话,这些无意义的请安折子,偏偏他还不能不看,里头不知道哪里就夹杂着为哪个阿哥说好话。
这不,为老大说话的,他就是这么找到的。
还有给胤祚找茬的,偏偏说他儿子懒,说人家都干活就他窝在宫里。
废话连篇,他那些别的儿子又没受伤,胤祚在宫里养个伤都要唧唧歪歪。
成何体统!
一天到晚的,到处兴风作浪,就想着生事。
康熙越发的烦闷。
将折子都批阅了,他才提步往外走。
“朕去延禧宫瞧瞧惠妃。”
他脸上满是疲惫,梁九功却很上道,忙道:
“万岁爷,惠妃娘娘先前来托人问过,想着说让大福晋出宫见见娘家人,万岁爷,您看……”
哦,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这个儿媳妇,还是很满意的。
可这时候要出宫,康熙更是烦闷。
不过,惠妃的面子他还是给的。
惠妃是陪了他多少年的老人,轻易不会拂她的面子。
不过科尔坤,康熙没打算再用。
就算是长子再怎么优秀,他也要压着他福晋的阿玛。
伊尔根觉罗氏想回去瞧就瞧瞧吧,也是,她那阿玛闲赋在家,也是够让人笑话的。
可以提拔提拔族中子侄,他虽然不想让胤禔妻族势力太盛,但这么个节骨眼上,胤禔屡立战功,也不能让儿子太没面子。
弟媳妇一个个的都出身名门,长嫂不好太……
胤禔刚立下大功,还是要多给他体面。
这么想着,康熙又道,“再多挑些东西赏给大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