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陈霸先扶陵北上(2 / 2)

萧勃此人,身为萧衍族侄,野心勃勃,早已觊觎岭南这块相对独立的土地,欲效仿昔年赵佗故事。

之前有能臣兰钦等人镇守,他不敢妄动,如今大权在握,正是他施展抱负之时。

然而,陈霸先的存在,如同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他亲眼见识了陈霸先如何用一句话就瓦解了元景仲的势力,深知此人在岭南的威望和能量,硬来绝非上策。

“此人不除,吾心难安,岭南难图……”萧勃在书房中踱步,眼中闪烁着嫉妒与算计的光芒,“必须让他离开广州!”

第二天,萧勃设宴款待陈霸先。席间,他故作沉痛,叹息道:“陈督护,萧映兄尽忠职守,为国操劳,却不幸客死异乡,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天地同悲啊!听闻萧公家中尚有年迈高堂,日夜盼儿归乡。依礼制,也当尽快将萧公灵柩送回建康,使其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方为人臣之孝,亦全朋友之义啊。”

陈霸先是个极重感情和道义的人,闻言立刻放下酒杯,神色肃然,点头道:“曲江公所言极是!理当如此!”

萧勃见陈霸先上钩,心中暗喜,脸上却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搓着手道:“只是……不瞒陈督护,勃初来乍到,接手这广州偌大摊子,千头万绪,诸事繁杂,手下也多是新人,尚未熟悉。此去建康,路途遥远,山高水险,既要确保萧公灵柩安稳,又要应付沿途可能的不测……唉,实在不知该派哪位得力之人担此重任才好啊……”他说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悄悄观察着陈霸先的反应。

陈霸先何等人物,岂能听不懂萧勃的弦外之音?这分明是想借机将他支走!然而,护送恩主灵柩回京,本就符合他的心意和为人准则。

他略一沉吟,便顺势起身,拱手郑重道:“若曲江公信得过霸先,霸先愿毛遂自荐,亲自护送萧公灵柩返回建康!必保灵柩万无一失,以全萧公身后哀荣,亦不负曲江公所托!”

萧勃见他如此“上道”,心中大喜过望,几乎要笑出声来,脸上却堆满假惺惺的感激与关切:“陈督护高义!勃感激不尽!有陈督护亲自护送,萧公在天之灵必感欣慰!”

他顿了顿,故作体贴地补充道,“陈督护,此去千里,岭南至建康,路途绝非坦途。为保万全,请将您的本部兵马尽数带上吧!广州防务,自有勃来筹措,陈公无需挂念!”

他这话看似体贴,实则是想将陈霸先的嫡系力量一并“请”出广州,彻底清除其影响力。

陈霸先面色平静,仿佛浑然不觉其中的算计,再次拱手,语气甚至带着一丝“感激”:“曲江公考虑周详,安排妥当,霸先拜谢!理当如此!”

萧勃心满意足,笑着拱拱手,借口州务繁忙,志得意满地离开了。

一直侍立在陈霸先身后的周铁虎,见萧勃走远,立刻撇了撇嘴,愤愤不平地低声道:“主公!这萧勃分明是鸠占鹊巢,过河拆桥!看您威望高,就要把您这‘主人’赶走!真是小人行径!”

陈霸先缓缓坐下,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摇了摇头,目光深邃:“铁虎,不可妄加揣测上官。萧公生前待我恩重如山,护送他灵柩回归故土,入土为安,乃我心中所愿!即便萧刺史不提,待州事稍定,我也会主动请行。此非权谋,乃是本心。”

周铁虎叹了口气,嘟囔道:“主公您就是太仗义,太重感情了!处处为别人着想,自己总是吃亏……”

陈霸先闻言,不禁莞尔,伸手拍了拍周铁虎结实的肩膀,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淡然与自信:“铁虎啊,你要记住,有的时候,吃亏……未必不是一种福气。眼光,要放长远些。”

周铁虎似懂非懂。他哪里知道,他这位主公,乃是身负枭雄之姿的豪杰,岂会真的如此简单,任人摆布?

陈霸先在岭南经营多年,根基岂止眼前这三千兵马?他的旧部、亲信遍布岭南各州,如部将陈法念便在新州担任刺史,与广州唇齿相依。萧勃若真敢在他离开后有何异动,企图彻底抹去他的影响力,陈霸先只需一道密令,翻手之间便能调动力量,让萧勃这刺史之位坐得名存实亡,甚至将其取而代之也非难事。他之所以爽快离开,既是顺应本心,送恩主最后一程,也是暂避锋芒,静观时变的一种策略,更是对自身实力和后方安排的绝对自信。

然而,无论是深谋远虑的陈霸先,还是志得意满的萧勃,此刻都未能预料到,陈霸先这一趟看似寻常的扶灵北上,将不再是简单的尽忠尽义之行。

命运的齿轮已然开始转动,这趟旅程,将如同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将他推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彻底改变他的一生,也将在未来,深刻地改变整个南国的命运。

建康城的繁华与暗流,正在前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