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侯景挥师向南(1 / 2)

邺城刚刚举行过盛大的开国典礼,空气中还弥漫着庆典的烟火气息和未散尽的喧嚣。皇宫外的广场上,彩旗仍在微风中飘扬,但参加典礼的人群已经散去,只留下满地狼藉的彩纸和车辙痕迹。

侯景站在皇宫门前,一身崭新的骠骑将军朝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那条微瘸的腿似乎今日也挺直了许多。手中握着刚刚得到的虎符和节杖,这意味着他如今都督四州军事,掌管山东八万兵马。

\"万景啊,\"高欢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侯景急忙转身,见皇帝亲自步出宫门相送,\"这一别,又不知何时再相见了。\"

侯景立即做出受宠若惊的表情,单膝跪地:\"陛下亲自相送,臣惶恐!臣虽在山东,心永远向着邺城,向着陛下。\"他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带着一丝哽咽,仿佛激动得难以自持。

高欢笑着扶起他,双手紧紧握住侯景的手臂。两人目光相交,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精心掩饰的算计。

\"山东乃大齐东大门,交给你,朕放心。\"高欢语气恳切,但握着侯景手臂的力道却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压,\"记得常来信,让朕知道你在那边的情况。\"

侯景重重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青石板:\"臣定当竭尽全力,镇守东疆,为陛下分忧!\"他抬头时,眼中恰到好处地闪着泪光,\"当年在怀朔镇,若不是陛下...\"

\"过去的事不必再提。\"高欢打断他,拍拍他的肩膀,\"你对我有恩,我始终记得。\"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但两人心知肚明。

两人在城门外又上演了好一阵\"君臣相得\"的戏码,直到侯景的马车消失在官道尽头,高欢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消失。

太子高澄这时才从宫门后走出,来到父亲身边:\"父皇真相信那个死瘸子会对您忠心耿耿?\"年轻太子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屑。

高欢没有回头,目光仍望着远方扬起的尘土:\"澄儿,为君者,不能只看表面。\"他的声音变得低沉,\"侯景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用得好了可以杀敌,用不好会伤到自己。\"

\"可是侯景在征南大将军任上的所作所为...\"高澄压抑着怒气,\"齐、青、南徐三州的百姓,从三百万锐减到不足百万!不是被逼逃往河北,就是渡河南下。儿臣收到的奏报说,侯景纵容部下烧杀抢掠,甚至以人肉为军粮!\"

高欢终于转过身,眼神复杂:\"这些,朕都知道。\"他的目光扫过广场上忙碌收拾的宫人,\"但你可知,去年北徐州大旱,朝廷无力赈灾,若不是侯景用...非常手段筹集军粮,东线早就溃败了。\"

高澄难以置信地睁大眼睛:\"父皇是在为那瘸子开脱?\"

高欢缓步向宫内走去,高澄紧随其后。\"澄儿,你可知现在大齐下一个敌人是谁?\"

\"自然是北周宇文泰。\"

\"不错。\"高欢点头,\"侯景虽然贪婪残暴,但用兵有方,对付宇文泰,还需要他出力。\"他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看着儿子,\"有时候,君王不得不任用一些有才无德之人。等到天下大定,时机成熟...\"高欢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寒光说明了一切。

高澄表面点头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他想起开国庆典见到侯景时,那个瘸子看自己的眼神——轻蔑,傲慢,仿佛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童。高澄握紧了拳头,那个死瘸子,就像黏在美食上的苍蝇一样恶心。不尽早除掉,必成大齐社稷之患!

与此同时,已经驶出邺城范围的侯景马车内,刚才还满脸忠诚的骠骑将军此刻正冷笑不已。

\"高欢老儿,还真以为我会永远做他的看门狗。\"侯景把玩着手中的虎符,眼中闪着野心勃勃的光芒,\"山东八万兵马...足够我做一番大事了。\"

随行的谋士王伟小心翼翼地问:\"将军真要继续效忠齐室?\"

侯景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讥讽:\"效忠?贺六浑尚在,我不敢有异心,若不在,我可不敢和高澄那个鲜卑小儿共事…..\"他没有说下去,但狰狞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王伟压低声音:\"听说太子对将军颇为不满,常在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