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喜讯传来(1 / 2)

鼎定南北朝 碧海思云 1111 字 16小时前

“雍州和岐州东部同处关中平原,从扶风郡至岐州,有数条官道。一为最北的杜水道,国朝立国以来,为加强对西方的统治,多次加宽这几条道路。太和太和年间,置驿馆。”

“二为岐山道,太和年间,截弯取直,置驿馆。”

“三为渭水道,自扶风郡槐里县出,经岐州武功郡、武都郡至陇山,乃秦汉故道。国朝宣武景明年间亦是大修一番,置驿馆。”

“四为温汤道……”

“五为太白道……”

“六为终南道……”

扶风郡好畤县大营之内,陈元康面对木架上的一张绢制大地图,向卫铉等人讲解入岐州的各条道路。

韦孝宽从韦氏家族带来的图籍档案异常详细,就拿一条道路来说,他们连哪一年开始动工、具体由谁负责、动用多少民夫和粮食、用时多久、置多少驿馆、哪些路段有滑坡垮塌等等细节,都记载得一清二楚。

朝廷秘书省可能类似的卷宗,但绝对不会这么周全、细致。

“六条大路当中,国朝以哪条为主?”卫铉问道。

“主公,渭水道宽阔平坦,是一条能够运送大兵团的道路,向来是过往商旅优选之大道。”陈元康说道:“万俟丑奴显然也是将之视为进军雍州的上上之选,故而光是在岐州武功郡就部署了十八万大军。”

卫铉早已收到了这些情报,但是说实话,他并不是很在意。岐州位于关中边缘,除了东部的武功郡、平秦郡以外,余者山势崎岖、人烟稀少,几无经济价值。

万俟丑奴在岐州武功郡驻扎大军,经济负担可不小。因为岐州产出的钱粮根本供应不了驻军消耗,得从后方的秦州、梁州、高平镇、薄骨津镇转运。

粮道漫长,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卫铉是万俟丑奴,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他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险要地段以及城寨,许久将目光看向韦孝宽:“韦将军,昔年可曾去过岐州?”

韦孝宽答道:“回主公,游学时去过岐州。”

卫铉微微点头,他看着英气勃勃的韦孝宽,和声问道。“我军崇尚进攻、崇尚御敌于外,我想亲率大军走渭水道,你以为如何?”

韦孝宽还不知卫铉作战构想,也不知从何说起。他犹豫半晌,反问道:“但不知主公如何分兵?”

“我们的兵力是十四余万,除去元琛麾下的两万五千羽林军,余者要都是我们可用之军。然而雍州军、华州军各司其责,不宜轻动,只要他们守住各地城寨,那就是大功一件。所以我们能用的兵力也就是上党八万五千大军。若是再将兵力分守各处、维护粮道,可用之军那就更少了。同样道理,敌军亦不例外。”

卫铉沉吟半晌,缓缓地又说道:“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我没有什么好说的。那就是主动进攻。”

听罢之后,帐中文武一头黑线,默然无语。只不过这正是上党军一惯作用,而大家也适应了——用卫铉的话来说,那就是在堂堂正正的、绝对的实力面前,诸如里应外合、诈城、反间计等等伎俩,都将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