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胡太后比很多皇帝都要做得好。可惜宣光政变之后,大好河山惨遭元乂、刘腾荼毒,胡太后更是被软禁六年之久;若不然,曾经蒸蒸日上的魏朝何至于此?
感叹之间,只听旁边的学子悄声议论着。
一人道:“名门世家之所以高高在上:一是拥有强大影响力,使其子弟仕途无忧,无须争取便能成为人上人。二是名门世家家资丰厚、藏书无数;子弟们衣食无忧,又有名师指点,一天都能心无旁骛的学习。”
“我等贫寒人家子弟以维护家计为主,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没有人张目,焉能争过他们?”
停顿了一下,怆然道:“诸兄,小弟已经决定返乡奉养父母,抚弄家中几亩薄田。小弟今日是与诸兄辞行的。”
“杜贤弟过于悲观了。”另一人劝道:“我朝去年大办武举,武举不问出身,只看能力,有能力者,皆被录用。愚兄相信今后不久,朝廷会举办类似的文举。以贤弟之才,他日定能脱颖而出,何必如此丧气?”
“杜贤弟”惨然一笑:“陈兄说得对,只是小弟父母年迈,家中又有幼弟、幼妹;小弟很想等,却不敢等,也等不起啊。与其在京城等候不可能获得的前途,还不如回家侍奉双亲,教育弟妹。”
众人闻言默然。他们知道对方说得对,只是一想到好友即将分开,心中十分难受。
“据我所知,上党行台招贤纳士,唯才是用。诸位在京城看不到未来,缘何不去上党试试?”众所沉默之中,旁边忽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说话的是徐月华。她平时慎言慎行,不会干涉政务,却知道上党行台缺少基层官吏,郎主又特别喜欢比较纯粹的寒士,恨不得将太学里面的寒门学子一网打尽。而卫铉今日又将自己交给了她,使芳心甜蜜的她敞开了天性,一时忍不住出声。
众人看迎声看去,只见窗前两桌十余人英气勃勃,那个漂亮娘子身边的俊美少年更是气度斐然、气宇不凡。
一眼看去,就知道对方是了不得人物。
卫铉看了看如同犯错小女孩一般的徐月华,轻笑一声。转而温声对那桌寒士说道:“我是卫铉,我等不慎听到诸位之言,还望海涵。”
“我家小娘子说得对,上党行台确实招贤纳士、唯才是用,欢迎大家前往上党。”
“您是河东王?”众人傻了,觉得卫铉与自己之所想截然不同。
“对,我就是河东王卫铉。”卫铉看出大家的疑惑,笑着说道:“京城上下都说我卫铉青面獠牙、身长八丈、满脸横肉;可我愣是长不出来,实在是让大家失望了。”
众人想不到大名鼎鼎、杀名远扬的卫铉是个“文弱”的翩翩浊世佳公子,而且这么温和好玩。他们不约而同的起身行礼:“见过河东王。”
“免礼免礼。”卫铉正色道:“刚才的话是真的,上党行台处处用人,欢迎大家呼吁志同道合好友前往上党履职。”
众人大喜:“谢河东王。”
便在这时,一人忽然来到卫铉桌前,躬身行礼道:“河东王,我家主人请您上四楼雅间一叙。”
卫铉看着来人,只见对方年约四十,身穿灰色麻布袍子,双手骨骼粗大,腰间配着一柄直刀。他身躯笔直,犹如一棵挺直松柏。可见此人武艺怕是深不可测!
侍卫如此,其主绝非寻常之辈。
“好,我随你上楼。”卫铉交待一声,在大家担心的目光之下,他手持青莲明月刀,随着这名侍卫走向楼梯,登上四楼。
……
天下第一楼四楼只有五间雅间,平时不会对外开放。来到四楼,只见四周都有悍士拱卫,中年汉子没有理会这些人,将聊斋带到一间雅间门前,他伸手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出一声女人的声音,听着有些熟悉。
中年汉子推门而入,卫铉紧随其后,只见雅间布置典雅,既有字画,也有盆景,里面的装饰无不恰到好处,一扇木屏风将雅间隔成内外两间。可是卫铉无心欣赏这些,他的心神都让面前笑盈盈的妙人儿吸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