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狭路相逢(2 / 2)

一名亲近武婢愣了一下,随即问道:“娘子不是与诸家娘子约好出城赏雪么?就这般回去了?”

元莒犁娇笑道:“遇到了个最有趣的人,雪景再美,那也是乏善可陈、寡淡如水。回府。”

“是。”武婢应了一声,令队伍调转队形,返回崇会里。

。。。。。。

皇宫,成武殿偏殿之中炭火烧得通红,滚滚热气往顶上升去。

胡太后批阅了大半天的奏疏,只感到头昏脑胀、头痛欲裂。将最后一封奏疏批阅完毕。她嫌弃大殿太过憋闷,于是命人打开殿门。而后走向门口,立在纷纷扬扬的雪地里。

冰冷的大风夹着雪花吹着胡太后的脸,并不冷,反而有一种清爽的感觉。让她高强度工作而充血的发胀的大脑舒服了很多。

今天批阅了三百多封奏疏,疲劳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收获同样巨大。

就目前来说,元雍和郦道元进展顺利、迅猛,经过他们梳理,司州和义州、冀州、济州、齐州、青州、光州足足增加了五十六万户有田百姓。

待到冰雪融化之后,这些百姓就能下田耕种,而后为朝廷创造可观钱粮赋税。

远在平州的李神也送来一封军情,军情今日才到。那里的情况也是令人欢欣鼓舞,李神说元谌和元朗筹备的船只只要到位,他们就能从海上绕过临榆关,从背后给杜洛周、葛荣致命一击。

平州比京城还要寒冷,正月是无法出兵了,不过李神说二月中旬就能发动进攻。从他的计划来看,杜洛周和葛荣支撑不到今年夏天。

至于粮草辎重什么的,他也不需要。

当然也有不顺之处,萧衍在去年十一月底,任命夏侯夔、湛僧智为将,任命三子萧纲为监军,忽然挥师北伐,连克平静、穆陵、阴山三关。东豫州刺史、皇族元庆和举涡阳投降,若非元孚、元季聪及时点醒,魏朝只怕损失更大。

到了去年十二月,萧衍又命中护军萧渊藻镇守涡阳,并设西徐州。

不过河北趋于平静,今年可以着重对付萧梁。

别的不敢说,但是她有信心将萧梁大军赶回淮水南岸。

常山公主忽然来报:“陛下,郑中书和袁都官、徐舍人等人为了发扬我朝尚武之风,于邙山以南、金塘城之北设了个狩猎场。邀请皇族子弟、权贵子弟、将门子弟明日参与,同同组织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据说应邀的年轻俊杰、名门闺足有四百多人,不知陛下能否出面主持?”

郑俨、徐纥为了讨回胡太后欢心,最近几个月都是绞尽脑汁,然而胡太后现如今沉浸在国事之中,根本没有理会两人。而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冬猎既是投其所好,也想借着大势使胡太后出面玩乐。

胡太后明白这是拉拢青年才俊及其背后家族和势力的大好良机,也想纵马狩猎,可是想到每天送来的数百封奏疏,她摇了摇头:“朕没那闲情逸志,你明日代我主持大局即可。”

“这……”常山公主愕然。

“怎么,你不愿意?”胡太后一双有神凤眸盯着常山公主。

常山公主连忙说道:“臣自然愿意,只是臣不够资格。”

胡太后淡淡的说道:“朕说你有资格,你就有资格,你……”

话没有说完,一名女官远远来报:“启奏陛陛下,河东王车队已然入京。”

司州是胡太后的大本营,卫铉横渡黄河的时候,胡太后就知道了,之后的行踪都在她的掌控之下,此刻听说卫铉已然入京,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意,有些急切的问道:“河东王人在何处?是往驿馆报备,还是入宫?”

“陛下,河东王在永康里与元侍书分别,径自向崇会里行进。看样子是打算入住卫府。”

胡太后笑容可掬的说道:“等元侍书入宫,让她前来见朕。”

“喏。”女官行礼告退。

胡太后目光看向常山公主:“常山。”

“臣在。”常山公主连道。

胡太后改变了之前的说法,吩咐道:“你回复郑中书等人,就说朕明日主持狩猎。另外派人通知卫铉,让他明日备上武器弓箭,于辰时初入宫见朕。”

常山公主应了一声,躬身问道:“陛下,是让河东王一人参与,还是可以携带家眷?”

“他看着办就好。”胡太后顿了顿,又道:“明日必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名门子弟恶意挑衅,你将朕珍藏的透甲缕金槊、青莲明月刀、暴雨风雷弓送给他,让他明日务必展露名将风采。”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