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之中,卫铉其实比较喜欢儒学,儒学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让人不拘泥、不保守,让人不偏执、不极端,让人与时俱进,不故步自封。
其推崇的智、信、圣、仁、义、忠六德;孝、友、睦、姻、任、恤六行;不但构起了人类最本源的先进价值观,也有利于天下安宁。其推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更是支持人们全面发展;如果学子无法六艺俱通,他们还鼓励学子专精一科。
而此时的儒学非但不迂腐,反而开明、灵活、激进,有的儒生面对异族之时,比武人还要凶悍。他们认为异族如果不知礼仪、不懂廉耻,直接杀了便是,这样就不用与异族一般见识了。
对于这样的儒学、儒家、儒生,谁不喜欢?
“孔灵龟定不负都督信重。”孔灵龟在上党生活了九个多月,他通过各方各面了解了卫铉为人,也看出上党行台努力发展民生。他在这里如鱼得水,仿佛找到了组织一般。
与老师们寒暄一番,卫铉走向那群神情激动的学子。
他看着人群里的一名少年郎,笑着说道:“我认识你,你是首批入学的学子,名叫吕炎;去年随我去了南上党。你枪术不错,惜骑射不足、干略欠佳,故主动返回学堂。快一年了,有没有长进?”
吕炎想不到卫铉还记得自己,激动的抱拳道:“禀都督,门下每日苦练不辍、攻读典籍,一刻不敢懈怠。”
“不错,我就欣赏这种喜欢力争上游的奋进之风,等到文武博士允你结业,就来神武军历练。”卫铉笑着点了点头。冷兵器时代的军官与火器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时候的拳脚、枪术、箭术、骑术、骑射、骑战等技艺都要长期锤炼才行。
一个人只有从小练到二十多岁,才敢说自己“略懂皮毛”。而底层军官想让一支军队如臂使指,首先靠的就是真正的本事,若你的武艺不如士兵娴熟,根本无法服众。当你成为中高将领,才要考虑谋略什么的。
“喏。”吕炎应道。
“你是姚健吧?你的父亲是骁勇军校尉姚谦,他能征善战,从无差错,你亦要勤学苦练,不可堕了令尊之名。”卫铉又对一名英武少年说道。
“禀都督,门下昼夜苦练、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愿有朝一日能够为都督征战沙场。”姚健亦是激动的说道。
“会有机会的。”卫铉鼓励道:“你的父亲不识字,可不能学他。你在学武的同时,也要多看书,否则当不了将军。”
姚健应道:“是。”
卫铉目光看向一名身穿武士服的少年,说道:“魏华,你的父亲魏绪是民曹司司长,他不通武学;你既入武学、兵学,当勤学苦练;若能文武并举,比你父亲还有前途。”
这话若是由别人来说,只会惹来魏华反感,可卫铉不同。魏华听罢,大声道:“门下定遵都督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