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洛周在平原郡沮阳县以东与上党军经过大半天鏖战,惨败而逃,近三万大军损失殆尽,迫使他不得不回偏城郡广武城的两万五千大军,然后一同退回上谷郡居庸县。整顿兵马后,杜洛周还有五万余名精兵。
面对境内的崔楷军,以及自西而来的上党军、自南而来的元彝军,杜洛周想放弃上谷郡,沿沽水河退往东方的安州,可是先后损失的十五万大军、先后失守的幽州和燕州大部分郡县,令他异常不甘心;他想募兵再战,却又担心把最后这点家底都搭进去。
就在杜洛周进退两难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一个重要的情报:恒州刺史尔朱天光率领两万大军从恒州高柳郡进入军都陉,正向燕州大宁郡进军。
杜洛周知道这是卫铉的援军来了,四路大军的兵力累计起来,总兵力已近十二万。要是再打下去,那就不是能否保卫上谷郡了,而是能否生存。他审时度势,最终决定放弃上谷郡,大军在当天便离开居庸城,向东撤往安州。
这场敌我双方主力在燕州的大战役,以杜洛周损兵折将、全面败退安州而告终。
。。。。。
卫铉依旧在沮阳县休整。上党联军此役固然杀敌一万七千人、俘虏一万余人、缴获不计其数战马军资,但杜洛周军的顽强反击使上党联军也付出阵亡两千三百多人、伤四千七百多人的沉重代价。这也是卫铉从军以来死伤最惨重的一次。
伤亡的士兵七成以上是崔元献军、常策军。他们在叛军且战且退、即将入营之时,忽然从后方发动攻势,然而却被陷入绝境的敌军拼死反击。当时的叛军士兵就是一支急红了眼的猛兽,他们在求生念的驱使下,展现出了惊人战斗力。
他们顶住崔元献军、常策军的攻势之后,发动了猛烈的反攻,杀得对方节节败退。若非上党军从背后包抄而来。崔元献军、常策军一定被打得兵败如山倒。
崔元献军和常策军士兵固然是叛军投降过来,卫铉却也没有一丝偏见,他令侯渊派人从涿鹿城送来急需的药物和军医,一视同仁的治疗伤兵。
伤兵营外,随军军医的医正向卫铉等人禀报:“主公,诸位将军。将士们身上的创伤主要箭伤,也有不少士兵鏖战时被刺伤、砍伤,还有一些骑兵是落马受伤;而后者,历来是伤势最重的群体。如果将士们得不到有效治疗,轻伤会变成重伤、重伤会死亡。”
医正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这就是战争最为残酷的地方,因为直接在战场上阵亡将士的人数其实比较低,绝大多数人都是伤后不治而死。其中,多数人又是死于‘金创痉’(破伤风)。这得多亏了主公,竟想出几种医治金创痉的良方,使多数人得以存活。”
卫铉听罢,对众将说道:“我记得以前提出组建一支医护兵的构想,医护兵不用打仗,只负责用最快速度将伤兵运回大营、后方救治。后来呢?筹备了没有?”
“主公,筹备了!”上党军长史段荣说道:“我们的想法是用粮车运送伤兵,一车一次可以运送三到五人,辎重兵负责运送伤兵,医护兵负责治疗。医护兵治不了重伤,不过简单的清洗伤口、上药、包扎还是可以的,重伤兵主要交给军医。”
“然而另配几千名医护兵会给军队带来沉重负担,不大现实。我和柳主簿等人打算让辎重兵学习清洗伤口、上药、包扎等事,从而取代主公设想的医护兵。”
卫铉点了点头:“我只是提了构想,你们改得相当不错。究竟实施了没有?”
段荣苦笑道:“实施了,只不过主公每次打仗都把辎重兵扔得远远的。所以辎重兵的速度跟不上;此外就是军医实在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