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咱已经立了朱允炆,更让他在朝堂掌权,咱更是病重在榻,无力回天,根本不可能再改变了。”
“所以,咱留下了这一封书信,如若能够重见天日,必是老四你到了应天了,除此外,别无可能。”
“因为咱已经安排了暗手,此盒,唯有文渊殿倒,修缮重葺方可重见天日,而咱也留下了一个盒子给允炆,或许吕家真的如高政所言,一切都是他们所为,但允炆毕竟是咱的孙子,咱也是想要给他立下一条活路,并且,也为这一个盒子重见天日做准备了。”
“咱留下的暗部锦衣卫,必会焚宫,你如若夺了应天,必会修缮文渊殿,这便是此盒重见天日之时。”
马和大声宣读着。
随着这些话音落下。
整个大殿内自然是一片震惊。
“又是预言。”
“又是燕世子的预言。”
“没想到连太祖都收到了世子殿下的预言书信。”
“世子殿下如何做到的?怎会如此厉害?未卜先知?”
“从太祖的语气看来,当年他似乎对立朱允炆后悔了,而且也对吕家也的确是有了猜忌。”
“如果这是真的,太祖这书信便是为皇上正名啊。”
“皇长子,如何做到的?”
此刻。
不少藩王还有朝臣将目光都投向了朱正,十分的好奇,甚至是敬畏。
未卜先知之能。
凭这一点,太过恐怖了。
“真的是高政为我所谋。”
“太好了。”
“如此看来,今日除了能够与高政相认,竟还能够得到这意外之喜。”
“如若父皇真的留下了传位圣旨,那我就不用背负造反之名,而是得太祖皇帝的圣旨继位,我面向天下的唯一短板也就没有了。”
“朱允炆,那也就无需担心什么了。”
如若说谁最为激动,那自然是朱棣,此刻他的心都在发颤,并非惧怕,而是激动如此。
如果真的如他所想,那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总之。”
“咱这一封信也是阐述前因后果。”
“倘若。”
“一切真的如高政所预言的那样。”
“朱允炆继位之后无度削藩,残害亲族,若真的要逼死咱的儿子,逼死老四。”
“咱,不容他。”
“还有。”
“倘若老四入了应天后,查出洪武十五年那一场天花真的与吕家,与吕氏,与朱允炆有关。”
“咱更加不容。”
“老四,可打开圣旨。”
马和又大声的宣读道。
话音到了这里。
这一封书信也表明了一点。
昔日洪武皇帝,大明的开国太祖朱元璋,在垂暮之际真的相信了朱高政的话,所以才会留下这一封书信来。
这。
便是特意留给朱棣的,也是留给大明,乃至于朱元璋给自己一个交代的。
倘若当年那一场天花真的是吕家所为,那朱元璋也是被吕家给骗了,甚至于朱允炆的皇位就不正了。
那一场天花让朱元璋失去了太多了。
自己的妻子。
两个最为看重的孙儿。
倘若真的是吕家,那朱元璋又怎会不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