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爬上了兄长的床(1 / 2)

通往勤政殿的路格外寂静,宫灯在风中轻微地晃动,跟随龙撵身后的侍卫脚步沉稳,在雪地上留了一排排脚印。

待走近勤政殿,内殿的窗纸透出的明亮的灯火,陌君鸿抬手示意停下,身边的人会意没有发出声音,轻轻地将龙撵落在地上。

守在门前的侍卫见陌君鸿走来欲要行礼,只见海申示意不要出声,便噤声跪下行礼。

陌君鸿悄然走进内殿,殿内烧了火炉,面上感到了一丝暖意,陌君鸿停下脚步,陌旸安静地坐在边上的案桌旁,他一身素色衣裳,全神贯注地阅览着手中的奏折,没有察觉有人靠近。

暖黄色的烛光轻轻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上,手中执笔,皱了皱眉,笔尖落在在奏折上快速地游走着,批注好便放在右手边上的案桌上。

又从左手边拿过新的折子,继续阅览。

陌君鸿的目光落在右侧那一摞摞批阅好的奏折上,足见陌旸已忙碌许久。

不知那折子上写了什么,只闻一声轻叹,便见他将那折子随手放在最右侧最高的那一摞奏折上,左手继而拿下一本折子。

陌君鸿抬脚走了过去,伸手拿起陌旸刚放下的折子,写的正是御史大夫李尚德参陌寒枭的内容。

陌旸抬起头,见是陌君鸿眸中闪过讶异,急忙起身行礼:“儿臣见过父皇,只是这么晚了,父皇怎么还未歇息?”

陌君鸿抬了抬手,将参陌寒枭的奏折随手丢回原处,陌旸眸光微闪,垂下的手掩在袖间微微动了动。

陌君鸿拿过陌旸批阅过的折子,认真地看了看陌旸写下的批注,看了几本,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

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到陌旸清瘦许多的面庞,心中五味杂陈,缓缓开口:“朕也是刚睡醒,人老了觉也少了,躺下没一会儿就醒了,怎么都睡不着,便想着过来看看。”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一丝关切,“你别只顾着埋头做事,也得注意自己的身子,给自己留些歇息的时间。”

说罢咳了两声,陌旸见状忙扶着陌君鸿坐下,想给陌君鸿倒杯水,却发现水早已冷了,旋即对门外道:“常福,备水。”

陌君鸿的目光在那些奏折上一一扫过,陌旸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在儿臣心中,父皇正值壮年,春秋鼎盛,精力充沛,定是日夜操劳国事才如此感慨。”

说罢眸光闪过一丝失落,“只怪儿臣学得慢,至今还没能为您彻底分忧,事事还需您亲力亲为,操劳至此。”

陌君鸿细细端看着陌旸,在这么多个儿子中,陌旸是他最满意的儿子,生性仁慈宽厚,孝顺恭谨,若无陌寒枭,他是最佳的储君人选。

陌君鸿站起身,不知不觉间,那个只有自己腰身高的人已经和自己齐高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缓声道:“作为太子,你已做得极好。”

陌君鸿看着他青黑的眼圈:“随朕回养心殿吧,你我父子二人,许久没好好说过话了。”

陌旸微愣,看着陌君鸿的脸庞有些恍惚,母后在他们出生便故去,他小时候总做噩梦,半夜常哭,也是跟在陌君鸿身边后,才没做了那些噩梦。

只记得,每到晚上,他便自觉地抱上自己的枕头去找陌君鸿,许是母后故去,陌君鸿对他较为偏爱。

直至七岁,陌君鸿同他说,作为太子,你要学会独立。

但到晚上,他还是不敢睡,于是,抱着枕头爬上了兄长的床。

自那以后,他便再也没在养心殿歇息了。

陌旸想起以前的糗事,脸莫名一红,道:“父皇……还是算了吧,儿臣现在已经长大了。”

要是他今晚真的宿在养心殿,怕是明日宫里与朝堂都要热闹许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