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奶奶有些混浊的眼抬头看了看刺眼的日光,应承:“奶奶尽量。”
杨北塞了个荷包给她。
杨奶奶打开一看,都是银子,眯着眼,用满是皱纹的手摸着数着,发现一共有二十两,推拒着不想收。
孩子都不容易,她有吃有喝的,放那么多银子在身上干啥!
杨北按住她的手,挤眉弄眼,“奶,这是之前你给我的,让我拿着去找满月的银子没用完,现在还给你。”
“你尽唬我,”杨老太笑着瞪他一眼,“我是老了,又不是傻了。”
她之前只给了十五两,找人花费一些又剩在情理之中,但绝没有越变越多的道理。
杨北笑,“多的就当您孙子和孙媳孝敬给您的!这事您孙媳也是知道的。”
杨奶奶看向和大儿媳说这话的林歆,又看了杨北一眼,说:“就算孝敬也用不了那么多,我也不出门,没有花银子的地方。”
杨北扶着她上牛车,叉腰笑,“那以后哪个曾孙最贴心,等货郎来的时候,你就给他们买些小玩意!”
这是孙子的孝敬,杨奶奶想想还是收下了。
她可以给他存着。
他和他媳妇花银子有点大手大脚的。
她都怕有朝一日他养不起家。
到时候就丢人了。
又说:“你爹脑子不好,不来就不来,你别伤心。”
杨北挑眉:“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他们没什么感情,怎么会伤心。”
杨奶奶叹气,“行吧!”
要是以前,说不定她会劝着些这对父子俩。
因为她知道自己有朝一日是要走的。
一方面,她怕自己走了,就再没人关心疼爱他,他会变得更加冷心冷情。
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自己走了后,能继续有人像她一样疼爱他。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现在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牵挂,他媳妇也是真心对他。
这就够了。
有的人天生没有父母缘,强求也没用。
……
在办完暖房宴后,杨北每天早出晚归,就是想将自家的户籍文书早日落到县城。
忙活了大半个月,事情终于落定。
因为之前出现了人贩子的事,所以邕州书院要求学子必须住生舍,十日一旬假。
而杨濯在林父的运作下成功进入邕州书院读书。
儿子去读书了,十天才回来一次。
杨北也要读书,看看能不能考上童生。
不读书的时候也要忙各种事情。
一时间,家里只有林歆和杨穗是最清闲的。
这天,忙完家务活,林歆脑子里突然就萌生了开个绣坊的想法。
规模不用很大,能挣银子不亏本就行,重要的是让自己忙起来。
将想法和杨北一说,他当然是同意,“你虽然已经为人妇为人母,但是也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