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周闻言,心灰意冷,有心想问问何天喜欢什么样的,但是问了又有什么用?
少不得被人说成是死缠烂打,况且何天有句话说对了,他没有事业之前,的确啥也不是,周家,京城周家所在的那个圈子里,没人看得起他。
就算是成家那边的亲戚,知道他母亲跟一个已婚男人纠缠不清,还送了命,也没有几个瞧得上他。
所以他还真只能一心搞事业。
熄火下车,何天在外面顺手锁车,两位准备离婚的人,什么都没说,分道扬镳。
成周回去之后更来劲儿了,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
这才是何天想看到的,毕竟这个小公司可有她四成股份,成周努力赚的每十块钱,就有她的四块钱,这不得好好鼓励?
何邦国丝毫不知道何天的婚姻变化,以为从长远角度出发,把女儿卖了个好价钱,在海关拍来的货物上,跟着成周父亲的朋友后头,喝了油水充足的汤,心花怒放,准备将重心都放在京城这边,一直在找别的项目做。
其实何邦国是跟别的商人不同的商人,比起家大业大的商人,他有自己的优势,因为他现在没有什么主营业务,但是一直在钱生钱,房子铺子各种小额投资,都在给他带来利益。
说实在的,就连容城数一数二的商人,能拿出来的现金资产,都未必有他多。
可是他没有主营业务,就意味着没有机会给别的商人带去利益,在商圈里的地位就一般。
就好比事业稳健发展的商人,虽然一年只能赚千八百万,但是仍旧看不起突然中了五千万彩票的彩民一样。
这就让何邦国抓心挠肺,总想一把弄个大的,然后退休养老,就是标准的投机主义。
就像是市场还没有全面开放时候的投机倒把客,粮食工业品卖出天价的那种。
然而他现在的思维已经明显不适合市场,也就是他一直盘踞在知根知底的小地方没往外走,不然随便一个针对他专门设立的投资骗局就能让他满盘皆输。
所以在他走出去的时候,在何天反水成功之后,有心之人已经看到了机会。
何天一直挺不放心现在的资产结构,固定资产在手里并不稳妥,她想分散风险,就要在各行各业都有点投入。
而且她资产的大头就是那栋写字楼,收入主要来源也是那栋写字楼,但凡现在的租客有点什么变动,她一时半会儿凑不齐一栋楼的租客,收入就会锐减。
何邦国有股份的那几家小公司,现在还没有起来,不过应该有点苗头,因为那家科技公司,何邦国占股四成,后来股份转给何天的那家,已经有人来找何天打听,是否愿意出售科技公司的份额。
何天自然是不愿意的,显然这人是内部找来的白手套,已经要在她这里动脑筋了。
何天不仅不愿意,还开了一家投资公司,重金聘请专业的法务团队,另外在科技公司那边,用投资公司的名义,追加了一点投资。
投多少钱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个动作,代表她一直在关注这家公司的经营状态,让那些不安分的人都消停点。
除了在成周跟老郑的公司做了投资,何天还投了几款小游戏,就是那种简单无脑好操作,但是越玩越上头的小游戏,投资不多,内容很容易被复制,顶多在市场上昙花一现,吃一阵子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