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跟针头线脑打交道的军服厂。
但是何培源师傅一问何天,学过什么种类的焊接,待听到何天的回答后,直接傻眼了。
何天摸头讪笑。
“师傅,我说我今天是第一次接触焊接您信吗?但是我是真的喜欢,而且我看一眼就能学个大差不差,不信您考考我!”
“啥?你说你啥?”
何天声音很小,只有何培源师傅能听见,但是何工这一嗓子可把整个车间大半工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
何天缩缩脖子,指着正在车零件的操作工道:
“师傅,他这一下子,误差在两毫米。”
何培源跟叶云澜面面相觑,纷纷把目光转向一边正在车零件的工人。
车床上机油到处都是,擦也擦不干净,车刀还在火花四溅的运作中,何天怎么就能看出来的?
等车工完成操作后,两位师傅赶紧把零件拿过来测量,果然是两毫米的间隙。
何天见状,心里稳了一半。
“师傅,我说什么来着?”
何培源仍旧皱眉,但是看向何天的目光带着探究。
如果何天说的都是真的,第一次接触,那她绝对是不二的天才。
“那你来试试?”
何天疑惑。
“我能吗?不合格怎么办?”
何培源也想起之前那两个焊点,大手一挥。
“允许你有三次机会。”
何天压根不需要三次机会,她只要试试机器的稳定性,还有切割落脚点就知道了。
她的手很稳,而且经过她操作车刀,何天已经在脑子里寻思出一个节省力气而且更加优化的改造车床方案。
只要给车刀增加一个误差很小很小的轨道,就能节约力气,还能增加稳定性,减少因为工人疲劳,操作手抖,增加的次品率还有误差。
在一个零件上试过一次后,何天第二次尝试的时候,脸上表情,周身气场就都变了。
在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等着看何天的结果。
一个零件车好,不仅焊接师傅看,车床师傅也忍不住凑过来。
众人量间隙,粗略一看,甚至已经找不到间隙。
何师傅转身。
“快,老曹,拿激光卡尺来。”
老曹师傅也是个妙人,已经拿过来了。
结果就是间隙甚至没有一根头发丝粗,经过测量,只有0.2毫米。
“好好好,老何你这从哪儿挖来的人?给我吧!”
自己培养哪有顺手快,直接伸手就要。
何培源跟叶云澜对视一眼,纷纷上前,站在何天前面。
“别想了,这是我们焊接组的学徒工,是我的关门弟子。”
何培源已经多年不带内门徒弟,只在厂里带学徒工,现在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也是爱才之心,加上被老曹逼急眼了。
万一小何跟老曹走了,好苗子可就错过了。
还是他发现的好苗子,这得让他拍一辈子的大腿。
何天也没想到,峰回路转,刚刚还想着万一要是被开除了,还是得去军服厂,现在好了,成了关门弟子。
她也是个妙人,直接站出来,坐实了这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