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牛手脚麻利地把桌子搬来了。
周安挽起袖子,提起笔蘸饱墨,手腕稳稳当当。
村民们赶紧报上自己想好的吉祥话,周安稍微一想,大笔一挥,一副副对联就写好了。
乡亲们捧着墨还没干透的对联,千恩万谢。
“周老爷,这点小意思您一定收下。”王老伯放下两条自家腌的腊肉。
“周举人,这是自家炸的小鱼,您尝尝鲜。”李婶放下一篮子炸得金黄的鱼块。
“刚出锅的枣糕,给孩子们甜甜嘴儿......”
乡亲们放下东西就走,根本不给你推让的机会。
不一会儿,周家堂屋里就堆满了腊肉、炸货、点心和干果。
东西虽然不算贵重,可都是大家伙儿的一片心意。
周翠看得眼睛都亮了:“爹,这么多好东西呀。”
周安摸着胡子笑了:“这都是乡亲们的情分,春丽、竹茹,你们收拾收拾,正好当年货用。”
“哎,”大儿媳于春丽和三儿媳宁竹茹笑着答应,心里都明白,这都是公公在村里有脸面才换来的,众人都觉得脸上有光。
院子里,老三周来福带着侄子周墨轩和借住在家的裴逸安在劈柴,斧头抡得呼呼响。
厨房里热气腾腾,于春丽、挺着大肚子的二儿媳李杏、周翠和小桃忙得脚不沾地。
宁竹茹也挽着袖子帮忙,虽然干活还不太利索,但脸上带着笑,跟妯娌们边干活边唠家常,早没了刚嫁过来时的生疏劲儿。
”大嫂,我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