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的办事效率很高。
李建安排的任务,总是最快的速度完成。
这次也不例外。
得知李建要在海东打造产业集群,就在高科技公司里,快速召集了一帮天才科学家和工程师。
并且亲自带队,火速前往海东市考察。
之前,王晶晶在县城里的机关单位都有自己的亲戚,很多人此时已经调到滨海和海东市等地任职。
为此,她想要办什么事情,到哪里都有熟人,什么部门都有自己去亲戚。
为此,在海东市创建第二个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就此定了下来。
夏市长得知之后,非常高兴。
连夜打电话给李建。
“我就知道你会答应的。海东市的发展,非常需要你的参与。”
李建当然得谦虚一番。
“如果您不提起,我还没有发现,海东市也有很好的营商环境,也有我们需要的机遇。”
夏市长也不和李建继续客套,直接给出自己的条件:
“我们的班子之前开会讨论过,对于来海东发展的高科技公司,提供税收、政策、土地等各方面的优惠条件。不过,我私下的条件是,除了发展高科技产业之外,尽可能地带动就业。”
“没问题。”
对于李建来说,这都是小意思。
毕竟发展高科技,光有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也不成,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还得给他们的亲属安排工作。
这就需要安排一些纺织、成衣、玩具等工厂作为配套。
只要这些工厂的规模大一点,那就可以招收更多的海东市本地的工人来就业。
如此一来,夏市长的任务完成了,自己的工厂也能够有稳定的工人。
李建的答复这么快,让夏市长也有点儿吃惊的。
毕竟,一个产业集群,少说几十亿上百亿,李建说投资就投资了。而且,才过一两天,就给他答复。
这事情,让夏市长有点不解。
晚些时候,夏市长打电话给夏雪,询问具体的原因。
夏雪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想到上次给李建甩脸子,这下子有点惭愧。
于是,写完毕业论文之后,夏雪回到温泉酒店。
趁着李建下午有空的时候,到办公室找到他。
此时,办公室里,只有李建一人。
陈思思和刘若菲都去健身了。
夏雪直接开门见山:
“你如果觉得为难,大可以不必投资的。一下子投资上百亿,这可不是小数。”
李建笑道:“你怎么知道有上百亿?你爸爸跟你说的?”
“我自己猜的。听说你要在那边搞精密仪器、精密机床,要跟瑞士人抢生意?”
“有这个打算。现在高科技公司人才很多都是机械领域的。既然有些产业不能离开高科技园区。我就想,可以把精密机床搬到海东市去。毕竟,滨海是个旅游城市,不能有太多重工业。”
“你的意思,海东就可以承接重工业?我爸爸的意思是,你过来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样可以给你申请补贴,或者减免税收等。”
李建笑了起来。
夏雪不解地问:“你笑什么?”
“你看我像是缺钱的人吗?我哪好意思拿国家的补贴?海东市的财政情况,我不是不知道。如果不是陈欣欣在那边开发了几个大型的小区,估计很多财政漏洞,很多单位过年的奖金都发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