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的增长,让李建应对商业对手的时候,变得更加从容。
更加游刃有余。
反观柳美,倒是开始有点匆匆忙忙了。
当初可不是这样的。
当初,李建和柳美经常争夺一些公司的控股权。
在重庆的一家芯片公司,到内蒙一处含有稀土的铁矿,再到帝都的一家机器人公司,李建投资什么,柳美后脚就跟进。
而且,柳美的公司治理手段更灵活,给出的条件也更优厚,更容易取得公司的控股权。
这一点,李建虽然抗争了,但是也无可奈何。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美更多地改变对抗的策略,和李建由竞争,转为合作。
当然,这是李建实力越来越强带来的改变,也是李建多次帮助柳美之后,带来的合作共识。
加上后来,内森遇到资金困境,把澳洲的一处铜矿和一处铁矿卖给了李建,慢慢地,双方的合作更频繁了。
之前不久,李建还撮合了柳美和外蒙那边合作开发一处亚洲第二大的铜矿。
而开发出来的铜矿,李建是最后的买家。
可以说,如今的柳美和李建之间的合作,已经达到了一定默契的程度。
可是还不足以让李建听了韩冰的介绍,当场表示同意交易的程度。
柳美再次提醒李建:“李总,你是不是仔细考虑一下。这笔交易,矿山以及附带的镍矿提炼厂,总计金额超过38亿美元。”
李建问柳美:“柳小姐,平心而论,这笔交易,我吃亏了还是赚了?”
柳美没想到李建会这么问。
匆匆忙忙回了一句:“价格很公道。应该吃不了亏。”
“既然我没有吃亏,这不就行了?”
之前一直站在李建身后的韩琪,俯下身,在李建的耳边低声提醒道:
“李总,你之前不是说,等金融危机之后,再抄底?那时候,可能半价都能买到这个矿。”
李建有点惊讶地看着韩琪。
没想到,韩琪居然提醒自己可以等金融危机之后,再来低价买入这个矿山。
李建于是低声回答:“这是给内森一个人情。内森现在缺流动资金。”
韩琪恢复站立,没再说什么。
两人的交谈,柳美是看在眼里的。
于是再次提醒道:“李总,我们也不想占便宜。所以,希望你仔细考虑这笔交易是否划算。不然,等签约之后,你觉得吃亏,内森先生可真的会责备我的。”
李建笑了笑,问道:“什么时候签约?”
柳美闻言,满脸惊讶。她没有想到,李建不假思索就决定签约了。
此时,柳美想了想,用商量的语气问道:“一周之后可以吧?一周之后,内森从北美回来。”
李建点点头。
“那行吧。那就等内森回来,我跟他签约。”
简单的见面,就决定了一笔三十多亿美元的交易。
柳美离开会议室的时候,还是晕乎乎的。
她根本不敢相信,这次交易谈得如此顺利。
韩冰被李建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