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顾二老爷好不容易做一回好事,差一点顾家二爷失去了一个儿子,不过这都是后果。
话说此时的周秉昆正在自己的府邸邀请同窗好友,一群年纪不大、精力旺盛的小伙子,在周秉昆的府上闹到很晚不说,身边连个长辈都不见,可算是要多尽兴就有多尽兴。
这也是幸亏离会试还有几天,各家长辈也就没有拦着,真要有心拦着他们,也绝对不会让他们胡闹。
胡闹过后,就是一群人相约一同去考试。
身为南郊书院的先生,在孩子们参加会试考试期间,也不免有些坐不住,纷纷回到了京城的府邸,让身边的下人关注着那群孩子们,好在也知道都是一群有分寸的人,哪怕知道他们喝到很晚,也没有现身指责,而是吩咐下人提前准备好醒酒汤,让人一早给送到周秉昆的府邸。
当面前摆放着那么多醒酒汤,让还在醉蒙蒙的一群人,瞬间被吓的清醒了过来,完全不需要醒酒汤来醒酒,可是他们也知道,要是不喝会面对着什么事,最后一群人只能认命的喝完,由小厮扶着回到各自的府上。
正在院中安排事宜的秦氏,见她的好大儿难得夜不归宿,又是一身酒气的回来,没好气的说:“你们几个人,赶紧去给大少爷烧热水,让他好好泡泡澡,去去酒气,多大的人就学他老子开始酗酒,也不怕撑死。”
顾一辉知道他理亏,也就没敢在他母亲面前多说一个不字,对着他母亲作完揖以后,带着身边的小厮立马闪人,就怕他娘又在他面前叨叨,如果不是他马上要参加会试,他娘准逮着他没完没了,对他说要成亲的事。可是他对于成亲根本就没有多少向往,也不对,应该是还没有遇到那个想让他成亲的人,就这么让娘给安排,好像也是可有可无的事。
他的想法身为母亲的秦氏怎么可能不知道,如果不是考虑到儿子的感受,在乡试过后,她早就着手准备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也就不会当着弟妹与婆母的面说:“等辉哥儿会试名次出来以后,就开始准备给辉哥儿相看,就不信京中那么多姑娘,他一个也瞧不上。这小子也不知道随谁,在自己个的婚事上一点都不着急。到时候,还请娘以及弟妹帮忙掌掌眼。”
其实对于这孩子的婚事,孩子的祖父私下里提过几句,还记得那个时候孩子的祖父说:“王家想与我们顾家结亲,不过我没有直接答复对方,而是等孩子考完试以后,让他们在私下里见一见,此次要是都有意的话,与王家结亲也是一件好事。”
想到书院的那位王先生,家世还真没有什么可挑剔,毕竟传承上千年的王氏,比顾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能与他们结成亲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关于孩子们的婚事,怎么着也得听听孩子们的意见,而两家大人也在寻找机会,让他们见一见。
对于当事人顾一辉对此完全不知道,在忙完周秉昆的事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会试考试当中,外面的事似乎对他毫不相干,家里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他。
……会试结束后,没多久,王家有意结亲的意思也传到府上来,这个时候的秦氏才反应过来,原来他儿子还真是香饽饽,惦记他儿子的人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