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让了,赵师兄。”王权千秋收起剑,躬身道。
“实战考核,王权千秋胜!”李长老宣布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喜悦,“三项考核全部通过,从今天起,你就是天武门的外门弟子了!”
周围的弟子们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看向王权千秋的眼神中满是敬佩。王权千秋心中也充满了激动,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了天武门的弟子。
在李长老的带领下,王权千秋来到外门弟子的住所。外门弟子的住所是一排排整齐的木屋,每个弟子都有一间单独的房间,房间内虽然简单,却十分干净整洁。李长老将一枚刻有“天武门外门弟子”字样的令牌交给王权千秋:“这是你的弟子令牌,凭此令牌可以进入天武门的藏书阁和练武场,还能领取每月的修炼资源。明天开始,你就要跟着外门弟子的导师一起修炼,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天赋。”
“多谢李长老,晚辈一定努力修炼!”王权千秋接过令牌,郑重地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权千秋开始了在天武门的修炼生活。天武门的修炼资源远比青云武馆丰富,藏书阁里有无数本功法秘籍,练武场也有专门的导师指导修炼,还有各种珍贵的药材和丹药,帮助弟子们提升实力。
王权千秋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修炼,先是在练武场练习《天武拳》和《天武剑法》——这是天武门的基础功法,虽然不如《青云心经》高深,但招式精妙,实用性很强,能弥补他在实战技巧上的不足;上午跟着导师学习功法理论和修行心得;下午则进入藏书阁,研读各种功法秘籍,寻找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晚上则在房间里修炼《青云心经》,巩固自己的内力。
他的努力很快就有了回报。一个月后,他的《天武拳》和《天武剑法》都练到了第二层,《青云心经》也突破到了第五层,内力变得更加浑厚,实力也大幅提升。外门弟子的导师对他赞不绝口,多次在其他长老面前夸奖他,称他是外门弟子中最有天赋、最努力的人。
然而,树大招风。王权千秋的快速进步引起了一些弟子的嫉妒,其中最为嫉妒的就是外门弟子中的佼佼者——王虎。王虎是天武门一位长老的侄子,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实力,在外面弟子中十分嚣张,经常欺负其他弟子。他看到王权千秋受到导师的重视,心中十分不满,决定找机会教训一下他。
一天下午,王权千秋从藏书阁出来,刚走到回住所的路上,就被王虎和他的几个跟班拦住了。王虎双手抱胸,不屑地看着王权千秋:“王权千秋,听说你最近很威风啊,连导师都对你赞不绝口。怎么,觉得自己很厉害吗?”
王权千秋皱了皱眉,他不想惹麻烦,便平静地说:“王师兄,我只是在努力修炼,没有别的意思。请你让开,我要回住所了。”
“让开?”王虎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是谁?敢这么跟我说话!今天我就让你知道,在天武门,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出头的!”说完,他猛地一拳朝着王权千秋的胸口砸来。
王权千秋早有防备,他侧身避开攻击,同时提醒道:“王师兄,这里是天武门,禁止私斗。你若是再这样,我就去告诉导师了。”
“告诉导师?”王虎更加嚣张了,“我叔叔就是天武门的长老,就算你告诉导师,他也不敢把我怎么样!今天我非要教训你不可!”说完,他再次发起攻击,这一次,他用上了《天武拳》的内力,拳头带着强大的力量,朝着王权千秋袭来。
王权千秋知道,一味地躲避是没有用的,他必须反击。他将《青云心经》的内力凝聚于右拳,然后迎着王虎的拳头,猛地击出。“砰”的一声闷响,两拳相撞,王虎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顺着手臂传来,身体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手臂也麻得几乎抬不起来。
他不敢相信地看着王权千秋:“你……你的内力怎么会这么强?”
王权千秋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王师兄,我不想跟你打架,你若是再纠缠不休,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王虎的跟班们见王虎吃亏,纷纷围了上来,想要一起动手。就在这时,一道严厉的声音传来:“住手!你们在干什么?”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外门弟子的导师正站在不远处,脸色阴沉地看着他们。王虎等人见状,顿时吓得不敢动弹。导师走到他们面前,严厉地斥责道:“天武门有规定,禁止弟子私斗,你们竟敢公然违反门规!王虎,你身为长老的侄子,不仅不遵守门规,还带头欺负其他弟子,实在太过分了!从今天起,罚你在思过崖面壁三天,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
王虎不敢反驳,只能不甘心地低着头,跟着导师去了思过崖。其他的跟班们也吓得一哄而散。
导师看着王权千秋,语气缓和了一些:“千秋,你做得很好,没有主动挑起争斗,还懂得保护自己。但你要记住,在天武门,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你的实力足够强,才能不被别人欺负,才能在天武门立足。以后修炼要更加努力,不要让我失望。”
“多谢导师指点,晚辈记住了。”王权千秋躬身道。
经历了这件事,王权千秋更加明白了实力的重要性。他修炼得更加刻苦,每天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片刻休息。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三个月后,他的《青云心经》突破到了第六层,《天武拳》和《天武剑法》也都练到了第三层,实力已经远超普通的外门弟子,甚至能与一些内门弟子抗衡。
天武门的长老们也注意到了王权千秋的进步,尤其是大长老,对他十分重视,多次在议事殿中提到他,称他是天武门百年难遇的天才。李长老更是将他当作自己的亲传弟子一般,经常亲自指导他修炼,还把自己珍藏的一些功法秘籍借给了他。
在李长老的指导下,王权千秋开始尝试将《青云心经》与《天武剑法》融合。《青云心经》的内力温和而浑厚,擅长防御和持久作战;《天武剑法》的招式刚猛而凌厉,擅长攻击和快速制敌。若是能将两者融合,就能形成一套攻防兼备、威力强大的剑法。
然而,融合功法并非易事。两种功法的属性和运转方式都不同,强行融合很容易导致内力紊乱,甚至走火入魔。王权千秋尝试了多次,都以失败告终,还因为内力运转不当,导致经脉受损,嘴角不断溢出鲜血。
李长老看到他痛苦的样子,没有责备他,只是耐心地指导道:“千秋,融合功法不能急于求成,要先找到两种功法的共通之处,然后循序渐进地将它们融合。《青云心经》讲究‘以气御力’,《天武剑法》讲究‘以力导气’,其实两者的本质是相通的,都是以内力为基础,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你可以尝试着在施展《天武剑法》时,用《青云心经》的内力来引导剑招,让剑招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让内力的消耗变得更慢。”
王权千秋恍然大悟,他按照李长老的方法,再次尝试融合功法。这一次,他不再强行将两种功法融合,而是在施展《天武剑法》时,用《青云心经》的内力缓慢地引导剑招。渐渐地,他发现,剑招变得更加流畅,内力的消耗也确实变慢了,而且剑招中还多了一丝《青云心经》的温和气息,攻防之间更加平衡。
又过了一个月,王权千秋终于成功将《青云心经》与《天武剑法》融合,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剑法——“青云天武剑”。这套剑法既有《天武剑法》的刚猛凌厉,又有《青云心经》的灵活持久,威力远超之前的任何一套剑法。他在练武场中施展这套剑法时,剑影纷飞,剑气纵横,周围的弟子们都看得目瞪口呆,连李长老也忍不住点头称赞。
就在王权千秋的实力不断提升时,天武门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前往边境的“黑石山”,调查蛮族异动。据说,最近蛮族在黑石山聚集了大量的兵力,还找到了一件上古时期的神器,似乎想要再次入侵中原。天武门决定派出一支弟子队伍,前往黑石山调查情况,若是发现蛮族有入侵的迹象,就立刻回报宗门,同时尽量阻止他们的计划。
大长老在选择弟子时,第一个就想到了王权千秋。他认为王权千秋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心性沉稳,有担当,是这次任务的最佳人选。李长老也十分支持,他相信王权千秋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也希望通过这次任务,让他得到更多的历练,提升自己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