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永乐帝修永乐典 多宝佛铸多宝塔(1 / 2)

定场诗:金銮殿里墨香稠,宝刹光中塔影浮。永乐修文藏万法,多宝铸器纳千流。扫心帚印经籍内,护世纹雕层塔陬。莫道人间无大士,帝王挥笔即仙俦。

话说归墟魔主崩解后,人间护世之风大盛,连帝王将相亦感天道变迁。明成祖朱棣自靖难之役后,常于梦中见三教旗影护持金銮,醒后命道衍和尚(姚广孝)为总裁,集天下鸿儒修《永乐大典》,欲将护世真意永载典籍。这日文华殿内,朱棣抚卷叹道:“朕闻民间扫帚成旗,三教同辉,今修大典,当设‘护世部’,收三宗妙法。”

第一折永乐修典:万籍同辉汇护世

道衍和尚合掌称善,展开御赐黄绫,其上早有三教纹光隐现:截教青蜈绕“气”字,阐教八卦环“理”字,佛教莲花托“心”字。“陛下,昔年封神榜定仙班,今《永乐典》当定护世轨。”他提笔蘸取东海晶核研磨的“护世墨”,笔尖竟现扫帚虚影,“可分三卷:上卷录截教‘扫魔气’,中卷集阐教‘明护理’,下卷收佛教‘修护心’。”

忽有金光自碧游宫来,截教金光仙托着半卷《万仙残卷》:“当年截教弟子散落人间,多以扫帚为器,此中藏‘九宫扫魔阵’‘青蜈护世咒’,正合大典‘扫魔气’篇。”又有玉虚宫白鹤衔来阐教《护世符经》,每道符纹皆可化扫帚虚影,能镇鬼域、定人心。

最妙在佛教,多宝如来遣惧留孙送来《扫心陀罗尼》,经中偈语与人间扫尘歌相应:“一帚扫贪,二帚扫嗔,三帚扫痴,是名护世。”朱棣亲自校阅“护世部”首卷,见渔民避水诀、匠人针刀术、绣娘香囊法皆在其中,欣然题跋:“护世无贵贱,典籍有传承,朕当为天下扫心尘。”

第二折多宝铸塔:三层八面纳千祥

与此同时,西牛贺洲灵鹫山巅,多宝如来踏莲而立,手中托着“护世同源印”,正与东海龙王敖广、幽冥赵公明共商铸塔大事。“昔年燃灯古佛造八宝琉璃塔,今护世需新塔,当融三教真意。”如来指尖金光化形,塔基竟现截教“一气三清”纹,塔身刻阐教“先天六十四卦”,塔顶托佛教“八宝曼陀罗”。

敖广献上东海晶核为塔心,核中封存着渔村童声引动的三教圣物虚影;赵公明以生死簿残页锻塔铃,每片铃叶刻“护世缘”取代“帝王劫”;金光仙则将截教万仙幡残羽融入塔砖,砖面青蜈与莲花共生。塔成之日,多宝如来口诵真言,塔尖“护世”宝印与灵霄殿匾额、幽冥轮回图共鸣,竟在塔内显化“人间护世万神殿”——无仙神正位,唯有万千扫帚、农具、日常器物悬浮,皆刻凡人护世之功。

“看那第三层!”惧留孙指塔中幻景,只见金陵三教巷、幽州扫尘会、宝船帮等场景如走马灯轮转,每户百姓的护世善举都化作光点注入塔心。更奇在塔顶宝葫芦,竟能吸收归墟残留的血雾,化作甘露洒向人间旱区。

第三折人天响应:千行百业铸心碑

《永乐大典》开修与多宝塔奠基的消息传至民间,百姓纷纷以本行护世术相贺:苏州绣娘绣出塔纹香囊,随商船运往西洋;开封匠人打造微型护世塔灯,灯油掺金蛟剪残光;就连归墟渔村的老妪,也将扫尘歌刻在贝壳上,由宝船帮送往海外。

道衍和尚携大典草稿至双教寺,忽见多宝塔虚影投在功德幢上,竟与“护世同源印”形成双塔映辉。他趁机在塔基刻下“三教护世铭”:“截教之勇在力行,阐教之明在理通,佛教之慈在心容,合此三者,方为护世长城。”铭文既成,天下扫帚、拂尘、农具皆振鸣不已,如万臣朝君。

幽冥府内,赵公明将多宝塔铃挂在轮回盘上,每有护世善者转世,铃响三声,血池莲花便多开一朵;灵霄殿中,玉帝命人将《永乐典》目录刻在南天门,过往仙神皆需诵念“护世无别”方能通行;就连东海龙宫,也将多宝塔影投在水晶宫顶,护持万邦航海平安。

第四折魔影乍现:残幡余孽蚀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