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我这手弩可也不是吃素的!(1 / 2)

妇人又跟王秀梅聊了一会儿,见她的菜都差不炒好了,这才讪笑着起身告辞。

她离开吕家没多一会儿,松江村的几个人是要去县城买东西的事儿就在村里传开了。

“松江村如今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都有钱去县城买东西了?”

“听说是要去买什么药材?看来之前外面有传言,说松江村出了个医术高超的大夫,倒也未必就是空穴来风。”

“嗐,偏远那几个村子,每年都有朝廷送来的流放犯。

“那么多人里,有几个有真本事的也不足为奇。”

“听说王秀梅她闺女的病就是那位大夫给看好的?”

“你真别说,吕芸那丫头,自打过完年从松江村回来,身子骨看着的确一天比一天好。

“前几日跟我家孙女凑在一起玩儿,疯跑了半天,也不见她像以前那样喘得嘴唇都白了。”

一听这话,周围的人全都努力回忆起吕芸以前的样子。

平时天天看着还没有什么感觉。此时被人提出来,大家一想可不正是这么回事儿。

吕芸以前矮矮小小、干黄枯瘦的,年后回来至今,不但个子长高了,就连脸色也比之前更红润,身子骨明显见好。

“哎呦,你们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来了。

“刚出了正月那会儿,我还去问过吕刚媳妇这件事儿呢!

“那会儿我眼瞅着小芸那丫头面色渐好,个子也长高了些。

“当时正赶上吕刚带一家四口出去了好多天才回来,我还以为是他们两口子带孩子出去求医问药了呢。

“吕刚媳妇倒是也没瞒着,就把回娘家找人给孩子看病的事儿跟我说了。

“不过我想着,松江村那种偏僻的地方,能出来什么好大夫呢?

“所以便只当是有人给孩子用了些自己炮制的药材,误打误撞对了证罢了。

“但是如今看来,松江村都派人去县城买药材了,可见这位大夫是有真本事的。

“不行,我得去找吕刚媳妇问问。

“我爹上次被火硝炸到的伤,养了半年多还没好利索。

“也不知道松江村的那位大夫能不能治。”

中年妇人说完便起身,匆匆赶去吕家。

此时吕家屋里,王秀梅带着两个孩子在里屋炕上吃饭。

吕刚则在外屋陪着秦仕谦三人吃饭。

中年妇人进屋后往桌上扫了一眼,见王秀梅晚上用干豆腐炒了肉丝,炒了土豆丝,还切了一盘猪头肉。

几个人用王大头带来的煎饼,正卷着菜和肉吃得喷香。

中年妇人见状心想,王秀梅对自家兄弟还是挺大方的。

当然,更难得的是吕刚也不小气。

见松江村三个人吃得狼吞虎咽的样儿,中年妇人打心里生出几分看不起。

穷乡僻壤来的就是没吃过见过,看见肉就吃得停不下来。

“姜嫂子,你过来有事儿么?”吕刚咽下嘴里的煎饼,跟中年妇人打招呼道。

“没事儿,你们吃你们的,我进屋找你媳妇。”

王秀梅一边照顾着两个孩子吃饭,一边听姜嫂子夹七夹八地说了一堆废话。

她好不容易从这一大堆话里提炼出来了关键问题。

“姜嫂子,你是想去松江村找章大夫给你爹看病?”

“是啊,你娘家不就正好在松江村么,你能不能帮嫂子这个忙。

“如果能把我爹的病看好,嫂子全家都感谢你,感谢你一辈子!”

王秀梅赶紧摆摆手道:“姜嫂子,你先别急,你听我说。

“我上次是不是忘记跟你说了,那位章大夫是女大夫。

“虽说是家传的医术,但是是跟着娘亲学的,只擅长妇人科和小方脉。

“所以我家芸儿才正撞人家手心儿里。

“你家老爷子又是外伤留下的毛病,就算你不想麻烦,大老远的折腾过去,恐怕也是要白跑一趟的。”

“真是这么回事儿?”姜嫂子有点儿半信半疑,但还是表示自己明白了,起身告辞回去了。

王秀梅刚把姜嫂子送出门回来,吕刚就忍不住说她道:“我早说什么来着?

“之前就告诉过你,不要到外面乱说松江村的事儿,哪怕是好事儿,也最好不要在村里说。

“你就是不听,这下好了吧?还要为你自己之前说过的话扯谎。”

“你这话说的,谁能长得了前后眼啊?

“当时章大夫给芸儿看好了这怪毛病,我心里头甭提多高兴了,所以才没忍住在村里多夸了几句。

“当时谁能想到你这么快就准备全家搬过去啊!”

“你就常有理吧,希望不要给咱们搬家带来什么麻烦。”

“行了,事儿都已经这样了,你一个劲儿地说我还有什么用!”

“那我……”

其他三个人刚开始还一边吃着煎饼卷菜一边看热闹呢!

谁知道这么快两人就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