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大量火器火炮,和未开战前大明送往平壤城的款式基本一致;再加上一众锦衣卫的印信相通,足足花了近两个时辰,把一切能互相验证的都验证完了。
城墙上的朝鲜名将申景媛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气,接着赶忙下墙,来到城门口处亲自相迎大明王师。
“大明来了,朝鲜的天便来了。”
“欺负我们朝鲜算什么本事?知不知道打了小的来了老的?你们这些后金建虏鞑子。”
申景媛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嗡嗡的声响传出,平壤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一众大明王师部队有序进入。
平壤城大,加上城中百姓已提前撤退,所以哪怕住进数万人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不会因此影响城中秩序、产生骚乱。
更何况朝鲜人尊崇大明人。
而大明人有各处将领管束,还有崇祯朱由检这位天子在,一个个将领恨不得在天子面前刷印象分、增加好感度,怎么可能自找麻烦?
“记住了,谁要是不给老子面子,可别怪老大我找你们麻烦。”
左良玉恶狠狠地对着身边的小舅子和妹夫开口,一边说着,轻轻拔出腰间的刀子,虽未拔全,但寒光闪闪依旧入了两人的眼。
“这可是咱们左家军的前程,明白不?”
左良玉沉声道,心腹大将立刻小鸡啄米般点头,再三保证绝对会管教好手下的人,若有人敢违反军纪,绝对第一时间宰了杀鸡儆猴。
像这样的事情他们之前已经做了很多次,绝不会出现差池。
见此,左良玉才放心。
而这一众军队中,连左良玉都明白这档子事,更别提其他大明正规军了,一个个精锐更不会自寻死路。
“下官朝鲜大臣申景媛,见过大明上臣、上使。”
城门,不仅仅申景媛一人,但凡在平壤之地的朝鲜官员悉数抵达。
原本他们一个个都暂存死志,可现如今大明王师援军居然真的来了,而且看城门之外的兵力足以守住整座平壤城,不仅能活下去,还能和大明亲密接触,这对他们而言也是锦绣前程,于是一个个自发前来迎接。
洪承畴见状微微一笑,抚了一下胡须,浅浅开口:“今日可不只是我们前来,还有我大明天子驾临。”
他轻轻一语,赶忙迎着朱由检下了身后的马车,步步搀扶着来到城门。
“你便是朝鲜的大将申景媛?朕听说过你。”
朱由检一对龙目锐利,身上的帝王之威自发流露,再有着身后数万大军以及洪承畴、卢象升、左良玉这些骄兵悍将的衬托,这一刻朱由检身上的光环无限高涨。
申景媛见了,口唇发绀。
在朝鲜前线立下泼天大功的他,此刻却不由身子一僵,浑身发硬,紧张得手足无措,跟那刚入新兵营的担子没什么太大区别。
“朝鲜乃我大明藩属国,君臣之义,我大明必不会忘,待到来日见到朝鲜之主,朕会为你请功的。”
城门口处,朱由检看着申景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予以鼓励。
顿时,申景媛只觉一股热气冲脑,下意识地单膝下跪,口中高喊:“下臣愿为大明皇帝赴死,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朝鲜君臣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大明清剿一切外敌。”
申景媛福至心灵般的一跪,好似连锁反应一般。
身后他的心腹将领还有一众朝鲜将领也全都鬼使神差般跟着反应过来,刷刷刷统统跪了下去,一个个口中同样放声大喊:“愿为大明赴死。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幕不仅震撼了平壤的朝鲜人心,同样也将身后一众大明将士的心给震动到了。
洪承畴、左良玉、秦良玉还有卢象升、孙传庭。
他们这些人看着朱由检这大明天子的目光,也泛着道道奇异之光。
古时君权神授,或许陛下的身上当真有着国运,尤其是看着眼前这叹为观止的一幕,不信恐怕都得信了。
天子气运不外如是。
洪承畴见状。
他不轻不重、不缓不慢地微微躬身行礼:“微臣亦愿为陛下赴死。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相比朝鲜的冲天彻地,此刻洪承畴于无声之处的话语,细雨绵绵,似也可彰显大明的万邦来朝之景。
有了洪承畴带头,又有朝鲜名将申景媛他们这些人的前车之鉴,左良玉目光一亮,当即就跟在了洪承畴身后:“末将愿为陛下赴死。愿为我大明万邦来朝不死。”
随后,卢象升、孙传庭还有秦良玉一个个也全都拱手高喊。
见此,朱由检嘴角忍不住上扬,面露几分帝王之气:“平身,全部平身。朕有重臣在,何愁我大明基业不成?
何愁我大明同朝鲜不可犄角相助、同仇敌忾?
何愁那大清不为我大明还有朝鲜君臣之国所灭?
此番朝鲜平壤一战,我大明万胜。”
朱由检握拳高声开口。
顿时在其周围,无论大明还是朝鲜,任何一方都跟随着他的言论齐齐高喊:“大明万胜!大明万胜。”
……
战斗悄无声息地打响了,炮火轰鸣在平壤。
队伍里,八旗汉人在前,蒙古人在后,随后八旗子弟才继续开始攻城驰骋冲锋。
如今还在这队伍之内残余的一些大明汉人,一个个已然成了炮灰,其中也兵变过数回,所以导致这些炮灰的数目少之又少,成了彻头彻尾的消耗品。
莫非还要顾及到盛京城那边的情况?
这些汉人的下场只会更惨。
“杀!杀!杀!”
战场之上嘶吼声此起彼伏。
平壤城墙高处,神武大炮不断轰击。
在大明王师带来全新的火炮火器之后,原本已用了将近一半的火器弹药再次得到全新补充,平壤之战也就正式打响。
足够的人口守城,使得平壤的防御力量可比此前要大上太多,此前八旗那些人都无法攻破,此刻就更不可能了。
这样拉锯战的情况下,对八旗的消耗是肉眼可见的。
皇太极还有一众八旗贝勒脾气越发暴躁,动辄打骂手下私奴,重责的话直接斩杀,被抬出奢华府邸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这般情况之下,那大清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由于此前过失被禁足在府宅之内,并未参与这场平壤一战,似乎反倒是祸中带福,不再肩负此战的重大失责了。
豪格躺在小院的床榻上,久了身子发麻,神态间也透着一道道暮气。
小院之内清风徐徐,还有身旁的娇妻美妾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