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他对这金人朝廷有什么忠心,那也不必如此,无非是有奶便是娘。
再加上打了败仗被俘虏,活下来还能有女人有钱,吃香的喝辣的,给谁办事不是办事?
再加上大明朝廷此前重利寡恩。
有功劳是我的,黑锅是你们的,这种做派的确寒了人心,所以才有这么多的明人将领投靠到了金人朝廷。
这功过却是一半一半。
马光远没那么多的心理负担,为大明做事他都没那么负责,到了这金人朝廷,自然也就那么一回事而已。
尚可喜听后心中虽有不愿,但还是上前询问金士祥道:“只有这一处火炮有问题,还是大多数都有?”
“少许!”
金士祥缓缓开口。
尚可喜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少许的话,便代表死伤的人数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如此一来便算不得大事,不算大事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全当没有发生过即可。
“马将军该知道怎么做的,对吧?”
尚可喜问道。
马光远立刻点头。
“火炮优良,其中膛线全都合格达到标准,从来没有什么粗糙瑕疵。”
马光远立刻拱手言明。
尚可喜一脸赞同地点了点头。
耿仲明、孔有德这两个王爷见状齐齐应声:“马将军不愧是惊世良将,马将军放心,此事哪怕有朝一日出了差错,陛下也不会怪罪我等的。”
“嗯嗯。”
马光远微微点头,心里面也是这般想法。
谁让比之崇祯那般刻薄寡恩的朱由检,皇太极起码还算是有些担当,若真的出了错,还是会保自己人的,而不是如同朱由检那般,有用的时候用一用,没用的时候、稍微有点隐患的时候就把你推出去杀了。
所以大明朝堂之内,多少臣子、多少忠臣对他朱由检都实在是不怎么放心,到了后期才有了大明将亡一事。
随着孔有德三人即将离去,马光远伸了一个懒腰,又将方才的两个工匠找来,正是他最信任有加的左膀右臂。
一人是金士祥,另外一人乃是王天向。
“记住,今日什么事都没有,天塌下来也砸不到咱们。”
马光远开口。
金士祥、王天向微微点头,随后也就继续埋着头去做他们手中各自的试验。
他们也就不过只是这天下的芸芸众生、最普通的百姓而已。
只要能够有口饭吃、过上温饱的日子,大明还有这皇太极的大金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不是他们站在谁的那一边,谁赢!
而是谁赢。
他们便站在谁的那一边。
马光远见了就更加放下心来。
对于这些事情也早已见怪不怪。
大明有贪腐之事,难道这大金就没有了?
不过是一丘之貉,矮个子里面拔高个,所以大金才比大明强出许多。
而至于这中原之处。
太祖朱元璋死而还阳一事,在辽东之处被锦衣卫封锁得天衣无缝,连前线的佟养性都暂时未曾知晓,就更别提他们这盛京城之处的叛明之人了。
更是一无所知。
古时的消息流通还是非常缓慢的。
即便是帝王令、十万火急的军令都需要数月才能知晓,更别提是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数万里乃至更远之处传来的流言蜚语了,除非真正感受到大明切身变化的人,否则决然很难相信。
毕竟死人复活这种事情,古往今来多少事,不过只是装神弄鬼,从未有之,一般人听后只会当做戏言而已。
……
寥寥几日。
汉旗马光远麾下的火器营红夷大炮,仿制成功的事情传到宫内。
皇太极知晓的那一刻,正在后宫凤榻之上同刚刚那位囊囊福晋颠鸾倒凤,却也是在片刻之间结束。
在后宫宫廷大殿,吩咐身旁的人取来宫里面一直珍藏的堪舆行军图。
“火炮营可投入战场,一部分放于这辽东前线,让佟养性好好试试,若是能试验成功,下一步便是朝鲜。”
看着那地图之上的朝鲜要地,皇太极目光缕缕金芒闪烁,同时又再度看向那大明中原更加广袤的国土。
如今他们大清的后患解决了一个。
东江之处的毛文龙,另外一个便是蒙古各部的背刺。
剩下来的只要解决了还有可能对他们展开袭击的朝鲜之处,那么接下来整个大清便能够调动全部的国力,以此来入关。
堂堂正正地进入这大明中原。
想到此处,皇太极右手微抬,将随手可得的那元朝传国玉玺置于掌心,看着上面“制浩之宝”四个明晃晃的大字,又看了一眼那堪舆图之上的大明中原。
那广袤的土地,还有那比之草原苦寒之处更适宜居住的滋润土壤。
这一刻,皇太极内心的野心再次往上一升:“朕的大清,定然要比他朱家的大明更加远胜。元朝犯过的错误,我大清不会再犯了。”
皇太极既然坐到了这个天子高位,自然在无数个深夜也都设想过,有朝一日他的大清同样成了另外一个元朝,如何能够更好地治理这天下江山,如何更好地奴役那些汉人,成为他们大清江山的壁垒。
也是因此,自他皇太极上位以来,才渐渐地接纳蒙古人、汉人,以此来试图让他们成为大清力量的一部分,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到目前为止,皇太极的计划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美完成,得到的效果也都分外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