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盛世之下,东林党或许还能造成不少麻烦,可乱世之下,东林党的军事疲软之处凸显,其空谈误国的软弱可欺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江南,监军太监王德化在京营新军忙着对东林党下狠手、甚至极尽蔓延之势时,他也没闲着半分,日日忙碌不休,不断和太祖皇帝派与他的江南之处可用可信的官员合作,以此重新置办了一个全新的衙门——《大明日报》。
东林党掌控舆论,如今皇家也要掌控舆论,如此一来,东林党便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太祖爷好厉害的手段,如此待到这《大明日报》举办而成,在江南之处将东林党的关系网全都打通,这天下舆论便是《大明日报》最好的养分,恐怕不过半载时光,便能响彻天下了。
届时,哪怕太祖皇帝有朝一日离去,陛下也不会被这些所谓的民心、还有各处的豪族世家给轻易裹挟了。”
看着面前已然拔地而起的《大明日报》衙门,里面已有官员前去应职,还有不少人手四处忙碌,不断开始筹备第一版面。
王德化内心也颇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而这由《大明日报》刊登而出的第一版面,其主标题赫然便与东林党息息相关,也刚好能够配合如今京营新军在江南之处的所作所为。
再次大涨三分威势,让江南百姓更能了解。
朝廷才是代表着真正的正义而来,让江南局势变得更加稳妥前行。
在《大明日报》全新机构的高度运转之下,一个个报童很快登门上街。
有着官府的印信。
他们个个也算是半个衙门的人。
“号外号外。太祖皇帝钦制之物,《大明日报》。刚刚出炉的报纸,三文钱一份,三文钱一份。”
“特大消息。揭秘东林党毒瘤。东林党真正的面目,究竟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就在《大明日报》。就在《大明日报》。”
“畅谈东林党自成立以来对大明朝的重大影响,其毒害之深……”
一个个鲜明的标题落下,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文人,甚至连酒楼里的说书先生也都花三文钱专门买了一份。
这可是当下最要紧的时政,没人不想关注,人皆有好奇之心。
所以在这酒楼之处住了近多日时光,且刚刚联系上一位东林党人的柳如是,当天下午,同样派遣手底下的小厮购置了一份。
柳如是端端正正拿着《大明日报》,一对秀眉微蹙,往下翻看。
上面清晰无比地记录了东林党数年以来的恶行累累:所谓的清流之名不过只是虚假,结党营私、朋比为奸,明知其行为有失却依旧为之,甚至损害国体;江南之处的税赋也多有他们从中作梗,并非虚无凭空加之。
更有甚者,居然打算妥协和谈,将大明国土视为无物。
尤其那中间的一句言论,更是极为触动人心:“武将利国,文人治国,可东林党,却是卖国。
大明国土,寸土不让;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这便是我大明的脊梁。”
看到这一句话,柳如是心头一动,鼻头一酸,似是内心被触动一般,眼眶止不住地湿润。
她本就是一深明大义的女子,看到这番言论自是会心头有所触动。
东林党是这样的吗?
此刻的柳如是不禁开始怀疑。
她的情郎陈子龙自然不是这样,还有她之前结交的几个东林党文人,也自是有着一番实干才学,否则她柳如是又怎可能与其相交?
可再细细回忆下来,东林党之内更多的人好似只会诗词歌赋,并非什么真正的实干之辈,面对民生也不过只是摇头晃脑、口若悬河,真要落到实处,却无人前去治理,一味只是享受着那富贵绵延。
与百姓又有何关系?
越想,柳如是此刻的面色越白,只因《大明日报》所传递出来的消息,正在牢牢动摇着、冲击着她多年来的三观。
“东林党,怎么会是这般的?”
柳如是不敢置信地继续翻阅。
随后。
她决定亲自去看看,来到了这苏州府衙。
到了此处,看着面前的一幕,柳如是再次惊诧万分。
只因许多事情不上秤,不到三两;真要上秤,一万斤都打不住。
随着《大明日报》一出,往日那些受到东林党迫害的人,一个个自发上前,拥到府衙之处,敲响了鸣冤鼓。
百姓跪满一地,还有许多商贾之家,更是因为东林党勾结徽商,断了他们的商路、生路,把他们逼到家破人亡的地步。
往日东林党势大。
他们不敢作声;如今朝廷要对付东林党的消息已是明晃晃地传开,这些人自是要前来讨一个清白、要一个公道。
“知府大老爷。东林党人夺我妻女,还请大老爷做主。”
“还有那可恶至极的东林党人,素来贪赃枉法。我家那铺子他说要就要了过去,只拿了区区字画,还说是什么名家真迹,可分明就是他涂鸦的。”
“我那铺子,我那足足花了近三百两银子才得来的铺子,就这般被他给抢了过去。”
“还有小老儿家中的数十亩良田,也是被他给强占了去,就连家中的孩儿也被其掳走,成了他家里的私奴。”
“求求大老爷做主。”
斑白的老叟、隐约间可见几分贵气的商贾,甚至还有不少的小户人家,齐齐诉说着各自的冤屈。
而府衙之内不时有衙役出来,将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带上堂前,开始处理这些案子。
如今东林党已是树倒猢狲散,所以这苏州知府自然要好好处理,以此才能尽快跟东林党划清界限,保住他的官身、保住他背后的家族。
“可恨的东林党贼子。今日本府定要为你们做主。”
“地契、你们家里的铺子,包括家中被掳走的孩儿,本官查清后定会第一时间归还、释放,让他们尽快归家。”
“还有那些被掳为私奴之人,本官也定会跟附近的卫所、驿站相联合,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恶的东林党人。”
苏州知府一脸正气,言辞恳切,头戴乌纱帽的他,目光中尽是肃然,尽是那嫉恶如仇之意。
柳如是看到这一幕,内心好似被重锤再次抨击一般。
一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