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陆仲亨却毫不在意,而朱元璋也没有再说什么,直接起身出言道:“咱觉得魏国公说得对,我大明上国自当有上国的胸襟,既然是高丽王的请求,那咱就应下来吧!传旨,让宋国公和颍国公将李成桂余孽清剿干净后,再班师回朝。”
“陛下圣明!”
群臣齐呼道,既然朱元璋已经下定了决心,再也不会有人反对。
时间缓缓的流逝,转眼间,洪武二十二年就走到了尾声。
今天是洪武二十三年的大朝会,天还未曾亮的时候文武百官便要身着朝服,按照品级在午门外列队,由鸿胪寺官员引导入内,待日升之后,皇帝升殿,百官行“四拜礼”,山呼“万岁”,接着礼部尚书代表百官献贺表。
李原名声音洪亮,诵读颂词,里面无非是歌颂皇帝,祝愿万福之类的话。
随后,朱元璋颁布新年诏书、周边藩国使节朝见,规矩繁琐,从清晨一直忙到快正午。
依照规矩,皇帝要赐宴百官于华盖殿,去年大明灭掉盘踞在辽东的纳哈出,又帮助高丽除去篡位权臣李成桂,这自然值得大书特书,因而这次的宴席并没有如同之前那般简陋。
待群臣都落座用宴了一会儿之后,礼部尚书李原名站了出来,对着朱元璋说道:“陛下,去年你灭掉了北元太尉纳哈出,然并未取其性命,反而封其为永安侯,永安侯被陛下圣恩所折服,正值此次大朝会,永安侯为了感激陛下,愿献舞一曲!”
“什么?”
刹那间,座位上的群臣百官皆通体一震。
能坐上这位置的,不说才高八斗,也绝对学富五车,精通历史之人,所以自是明白永安侯、北元太尉纳哈出献舞一事,究竟是何意。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击败了突厥颉利可汗,却并未杀他,反而任命其为右卫大将军,赐给他良田美宅,后李世民在未央宫举行国宴,命令颉利可汗当众跳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写诗。
资治通鉴上记曰:“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昔日有颉利可汗为唐太宗献舞,今日有永安侯为陛下献舞,我大明必将媲美于大唐!”
“永安侯献舞之事,必将传遍整个大明,陛下与永安侯的君臣之义也必定能名流青史。”
“残元朝廷看到永安侯此举,必将会吓得心惊胆寒!”
………………
群臣连连恭喜祝贺道,他们没想到,今日在这大朝会上,竟然也能见到如此盛事。
永安侯纳哈出为朱元璋献舞之事,必将被史官记录其中,引为大明盛事,想到这里,群臣个个都正襟危坐了起来,可不能让史官乱写呀!
“好!好!好!云奇,快传永安侯!”朱元璋大笑着,好像完全不知道此事,他当即对着一旁的云奇吩咐道。
“传永安侯纳哈出觐见!”
随着云奇的一声声高喝,纳哈出身着北元服饰,走了进来,行礼道:“臣纳哈出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安侯,听说你自愿为咱献舞?”朱元璋慢慢问道,他可要问清楚,这是纳哈出自愿的,而不是自己强迫的。
“是的!陛下隆恩,臣万死不足以报答,只能值此大朝会之季,给陛下献舞一曲,聊表心意!”纳哈出连忙说道。
他想要献舞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要想活下来,就必须这么做,此时的纳哈出心里有了几分颉利可汗的心境。
“好!好!哈哈哈!诸卿,今日就和咱一起欣赏永安侯之舞吧!”朱元璋一脸高兴的大笑道。
话音刚落,纳哈出便走到了大殿正中,开始跳起舞来,他这舞蹈虽与大明的宫廷之舞大不同,但也是别有一番异域风味。
与此同时,大殿内的宫廷乐师,也按照此前早已排练好的节奏,丝竹管弦之音徐徐升起。
“咚!咚!咚!咚!咚!咚!”
跳着跳着,纳哈出的身前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面响鼓,他双手不断拍打着鼓面,发出的声响也极为富有节奏感,同周围的宫廷乐师们的丝竹管弦之音很好地穿插在一起。
这些声音,听到耳边,似是将今日大朝会的气氛烘托得越发热烈,百官群臣甚至连坐在主位上的朱元璋也都不免觉得热血沸腾起来。
前朝之事、今朝之事。
前朝大唐、今朝大明。
再加上此刻这如梦如幻般的奢靡场景,所有的人很快都沉浸在了其中。
可再精彩的节目也有落幕的那一刻。
乐师手中的乐器缓缓停下,永安侯纳哈出表演的节目也逐渐到了尾声。
在密集的鼓点声停歇的最后那一刻,位于这大殿中央之处的纳哈出,一脸朝圣神情、目露虔诚一般,猛然间“扑通”跪了下去,口中高声大喊:“愿我大明永世昌隆,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朱元璋体内的热血滚烫,他似乎看到了当初大唐时期,万国来朝,天下禀服的场景,我大明终究也会有那么一天的。
随即,朱元璋大步走出来,来到了纳哈出的身前,将他扶起,拍了拍纳哈出的肩膀,大声笑道:“永安侯,咱没看错你,今日朝会献舞之举,必将流传后世,你我君臣情意也将名垂千古。”
“臣不敢有此奢求,陛下能饶臣一命,让臣安享晚年,臣便知足了。”
纳哈出连连说道,自己可是俘虏,怎么能有太多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