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那眼神,那语气……啧啧,真是吓得我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喽!诶呦喂……”
他这一开口,顿时引起了其他几位同僚的强烈共鸣。
一位平日里颇为稳重的李太医也忍不住擦了擦额角的虚汗,压低声音道:“张老说的是啊!
您是没瞧见,皇上说‘陪葬’那两个字的时候,我……我腿肚子都转筋了!
那气势,真真是……”
他摇了摇头,一副不堪回首的模样。
“谁说不是呢!”
旁边一位稍年轻些的王太医苦着脸接口,“这差事真是提着脑袋在干啊!
一步走错,那就是万劫不复,还要连累全家老小……”
众人一阵沉默,都被昨夜那生死一线的压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
忽然,张太医又幽幽地叹了一句,语气里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和期盼:“要是……要是太子殿下此刻是醒着的,那该多好啊……”
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李太医眼睛一亮,立刻附和,语气都轻快了不少:“对对对!若是殿下醒着,知晓此事,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殿下仁厚,最是体恤下人。
就算……就算咱们真有什么疏忽之处,只要不是有心之过,殿下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皇上定然会从轻发落的!”
王太医也连连点头,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向往的神色:“何止是从轻发落!殿下若是出手,那定然是能劝住皇上的!
你们想想,以往哪次殿下开口求情,皇上不都是依了的?
殿下的话,在皇上那儿,比咱们说破天都管用!”
另一位太医也忍不住插嘴,语气带着无比的肯定:“而且殿下办事,向来稳妥!
只要他应承了要保的人,那就绝对能保住!
咱们只管尽心治病,只要不犯大错,有殿下在,心里就有底啊!哪像现在……”
他说着,缩了缩脖子,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想到那位虽然年轻却处事公允、待人宽和,总是在康熙盛怒时能为臣下转圜求情的太子殿下,几位太医心中又是温暖,又是酸楚。
张太医最终喃喃低语,道出了所有太医此刻共同的心声,那声音里几乎带上了哭腔:“殿下啊……您可千万要快点好起来,快点醒过来啊……您不在,皇上他……他老人家实在是太……太吓人了啊……”
几位太医互相看了看,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心有戚戚焉”和那份深切的期盼。
他们默默地在心里流泪,无比虔诚地祈祷着那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储君,能够早日苏醒,重现朝堂。
在这皇权至上的深宫之中,太子胤礽的宽仁,早已成为了他们这些臣子心中一道重要的护身符和心理依靠。
如今这道护身符暂时“失效”,也难怪他们如此惶惶不安、格外思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