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姐,请留步。”
宋聿鬼使神差地开口叫住了她。
宋嘉脚步应声顿住,心中暗喜,面上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转过身来。
“这位先生,还有什么事吗?”
她刚才没主动搭话,就是怕太刻意会让宋聿起防备心。
毕竟在1979年,不少海外华人对国内的印象还停留在“落后贫瘠”的阶段。
要是她一上来就提投资,难免会被当成“有所图”,反倒坏了机会。
宋聿打量着她,问道:“你是在这边留学?”
“是的,”宋嘉颔首,“我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交换生,今年刚来。”
“今年刚来?”宋聿微微挑眉,又追问了句,“那你对国内目前的情况应该还很了解?”
宋嘉微微一笑:“还行吧,出来前一直在国内学习和工作。”
宋聿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我们能不能找个地方聊聊?我有些事想问问你。”
“当然可以。”宋嘉爽快地答应了。
两人走到宴会厅角落的休息区坐下.
宋聿先开了口,问了一些关于国内经济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政策风向的问题。
他其实早从新闻里知道华国在搞改革,可新闻报道得笼统,他想听听更真实的情况。
宋嘉把问题一个个都答了。
她没绕弯子,客观说了国家和那些发达国家比,确实还有差距。
但同时也强调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潜力。
宋聿听得认真,眼前这位年轻女孩的见识和谈吐,远超出他的预期。
等宋聿问得差不多了,宋嘉才状似随意地反问:“先生问这么多,是有想法回国投资吗?”
宋聿坦诚道:“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还不成熟。国内封闭了这么多年,很多行业的规则都不熟悉,怕贸然进去出问题。”
“正是因为基础薄弱,才更需要资金和技术呀。”宋嘉轻声说,“而且现在国家缺的就是像先生这样有实力、有眼光的人回去投资建设,政策上肯定会给优待。您要是真有想法,其实可以先从小项目试试水。”
宋聿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忽然问了句:“那……能回国常住吗?我指的是,以后扎根在国内。”
宋嘉愣了一下,有些意外:“先生是想回国定居?”
宋聿苦笑了一下,语气里多了几分柔软:“不瞒你说,我家老爷子年纪大了,前些日子查出重病,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回国内,落叶归根。我这也是替他打听打听。”
他自己都没料到,会跟一个刚认识的女孩说这些家事,可看着宋嘉的眼睛,他就觉得亲切,愿意多说几句。
“原来是这样。”宋嘉表示理解,“定居的事,具体得看政策,但要是您愿意携资金和技术回国投资,建立生产线、创办企业,以‘华侨投资者’的身份回去,我相信国家一定会非常欢迎,并会尽力为您提供便利的。”
“如果先生有需要,我或许可以帮您联系国内的相关部门或机构先行咨询一下。”
宋聿确实心动了,但他毕竟是谨慎的商人,没有立刻做决定。
“谢谢你的建议。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我还需要再仔细考虑考虑。”
“当然,投资是大事,慎重是应该的。”宋嘉表示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