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我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水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李娜那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我身后,递给我一杯热咖啡。
“天哥,林国栋找你吃饭?鸿门宴?”
我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暖意瞬间涌上心头。
“是不是鸿门宴,去了才知道。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徐天也不是吓大的。”
“要不要我查查林国栋最近在搞什么?”李娜问道。
我摇了摇头。
“不用,他想玩什么花样,我接着就是了。不过,你帮我查查大澳那户老人的底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李娜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我看着窗外的雨幕,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总觉得,这雨还没下完,好戏还在后头。
我拿出手机,点开秘密刷新。
“滴,秘密已刷新……”
我眯起眼睛,看着屏幕上新刷出来的秘密,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
五日后,北京将派工作组赴港,评估‘协调中心’运行机制。
嘿,这可真是有意思了。
看来,上面对我的“港岛守护神”这个名号,还是有点不放心啊。
“李娜!”我对着门口喊了一声。
李娜很快就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天哥,什么事?”
“帮我查一下,这次来港的北京工作组,带队的是谁。”我吩咐道。
李娜点点头,熟练地打开电脑,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
没过多久,她就抬起头,说道:“天哥,查到了。这次带队的是中央政法委政策局副巡视员,陈志明。”
“陈志明?”我皱了皱眉头,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这个人怎么样?”我问道。
李娜推了推眼镜,说道:“这个人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在圈子里有‘铁账’之称。据说,他最讨厌的就是弄虚作假,喜欢抠细节,专挑制度漏洞。”
听到这里,我不禁笑了出来。
“有意思,看来这次来的,是个狠角色啊。”
“天哥,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准备?比如,把‘协调中心’的数据再美化一下?”李娜有些担忧地问道。
我摇了摇头。
“没用的。对付这种人,光靠数据是没用的。他又不傻,肯定会实地考察,看我们的运行流程。”
“那怎么办?”李娜更加担心了。
我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既然他要看流程,那我就给他一场‘流程之外,却在掌控之中’的戏。”我转过身,看着李娜,
“李娜,接下来,我们需要好好策划一场‘演出’了。”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协调中心”都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我下令李娜策划一场“九龙隧道连环车祸模拟推演”,生成包含燃气泄漏、孕妇待产、通讯中断等多重叠加险情的脚本。
为了让这场“戏”更加逼真,我命志愿队按照真实响应标准备战,务必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当然,为了不引起工作组的怀疑,我们对外宣称“仅做桌面推演”。
同时,我又让花仔荣通过潮州帮的线人放出风声:“北京人来了,徐天要搞大动作。”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港岛,当然,也悄然传入了工作组的耳中。
不得不说,花仔荣这家伙,办事效率就是高。
很快,五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天一大早,我就穿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站在“协调中心”门口,迎接来自北京的工作组。
没过多久,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来,停在了我的面前。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他身材不高,但却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不用说,这个人就是陈志明了。
我连忙迎了上去,伸出手,笑着说道:“陈主任,欢迎来到港岛。”
陈志明淡淡地看了我一眼,和我握了握手,说道:“徐顾问,久仰大名。”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我便带着陈志明一行人走进了“协调中心”。
在指挥中心,我详细地向陈志明介绍了“协调中心”的运作模式、人员配置以及取得的成就。
陈志明一边听着,一边仔细地观察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
看得出来,他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感兴趣,但同时也非常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