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扩权的刀(1 / 2)

手机屏幕上跳出的秘密,简直就像是游戏里的通关提示,明晃晃地写着“机会来了!”——“五日后,港督将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议题:‘特别民防顾问’职权扩编。”

我咧嘴一笑,这帮西装革履的家伙,终于要对我手里的“玩具”感兴趣了。

不过,想让我当个花瓶顾问,门儿都没有。

李娜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噼里啪啦的敲击声像一首另类的交响乐。

几分钟后,她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不屑:“搞定了,港府内网,比我想象的还松懈。草案初稿在这里……啧啧,还真是够保守的。”

她把平板电脑递给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条款,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徐天可以列席会议,但是没有表决权;可以提建议,但是所有行动必须提前48小时报备。

“想用程序锁死你,真是一群老古董。”李娜冷笑道,语气里充满了对那些官僚主义者的鄙视。

我摇了摇头,把平板电脑放到一边:“程序是死的,危机是活的。这帮家伙,不见棺材不落泪。我们要给他们一场‘刚好’的危机,一场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放权的危机。”

“刚好”这两个字,我咬得很重。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联指”都进入了高度运转状态。

我下令李娜,以“联指”的名义,模拟一场“大屿山海底电缆爆炸”的推演。

这可不是简单的电脑模拟,而是要尽可能地贴近真实,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李娜不愧是技术天才,她带领团队,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生成了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灾情报告:大屿山全岛断电、通讯瘫痪、医院备用电源仅能支撑12小时……报告里甚至精确到了每一家养老院有多少老人需要紧急转移。

拿到这份报告的时候,我忍不住吹了声口哨。

这要是真的发生了,港府那帮人,恐怕要被市民的口水淹死。

我把报告匿名寄送到了港督、警务处、消防处等高层的手里,还在“民声雷达”系统中,悄然提升了“电力安全”的舆情权重。

舆情这玩意儿,就像是滚雪球,一旦滚动起来,就很难停下来。

果然,仅仅过了三天,市民关于电力安全的投诉就开始突增,各种媒体也开始追问“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港府的压力骤升。

一切,都在按照我预定的剧本发展。

“徐生,你真是个魔鬼。”李娜看着“民声雷达”上不断飙升的数据,忍不住打趣道。

我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该来的,总会来的。

“事故”发生的当晚,我正在和花仔荣在夜总会里喝酒。

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摇晃。

突然,我的电话响了。

是李娜。

“徐生,大屿山断电了。”她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慌乱。

“知道了。”我挂断电话,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出事了?”花仔荣放下酒杯,眯着眼睛看着我。

“一点小事。”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荣叔,今晚的酒,恐怕要喝到这里了。”

我没有等港府的召集,直接启动了“联指”一级响应。

“所有志愿队,立刻集合,携带发电机,前往大屿山医院、养老院,优先保障供电!”我对着对讲机,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命令。

“联指”的效率,远超港府的想象。

仅仅半个小时,第一批志愿队就已经带着发电机赶到了现场,开始紧急供电。

我通过便利店的电子屏幕,发布了《临时供电路线图》,让市民可以随时查询最新的供电情况。

整个“联指”,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就在我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手机再次响了。

还是李娜。

“徐生,警务处调度中心,再次误将协调函发到了你的邮箱。”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

我打开邮箱,果然,一封盖着警务处公章的协调函,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嘴角微微上扬,立刻起草了一份《跨部门应急联动建议案》,明确划分了警、消、医、民四方的职责。

这份建议案,简直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样,专业、高效、实用。

警务处长在看到这份建议案的时候,当场拍板:“就按照徐顾问的建议办!”

内阁会议召开的那天,我并没有出席。

我让李娜远程接入了会议直播系统,在每位官员的平板电脑上,都弹出了一个窗口,上面显示着“实时灾情动态”:蓝衣队伍的位置、物资的分发进度、市民的求助热力图……

这些数据,每隔一分钟就会刷新一次,让那些坐在会议室里,对灾情一无所知的官员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港督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他时不时地看向平板电脑上的数据,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