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轻轻咳嗽了一声,那声音在这寂静的书房中,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嬴政这才缓缓抬起头来,看到是琉璃,脸上的神情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仿佛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像。
“陛下,臣妾听闻了吕不韦及吕氏家族的事。”琉璃轻声说道,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颤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与关切,宛如一汪清泉中泛起了忧虑的涟漪。
嬴政微微皱眉,那两道浓眉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仿佛两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竹简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犹如一记警钟。“此事你无需过问,吕不韦妄图篡权,其家族亦心怀不轨,寡人此举是为了秦国的长治久安。”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洪钟般在书房内回荡。
琉璃心中一紧,她走上前一步,眼中满是急切之色。“陛下,吕不韦虽有罪,但罪不至灭族啊。那些女眷,她们又何错之有?将她们卖入青楼,实在是太过残忍。”琉璃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仿佛在试图抓住一丝希望。
嬴政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起来,犹如千年不化的寒冰,让人不寒而栗。他猛地站起身来,身形高大而威严,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妇人之仁!吕氏家族势力庞大,若不斩草除根,必将后患无穷。寡人不能因一时心软,而给秦国带来灭顶之灾。”嬴政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震得书房内的空气都为之颤抖。
琉璃心中一阵剧痛,仿佛被一把利刃狠狠刺中。她没想到嬴政如此固执,如同一块坚硬的顽石,丝毫听不进她的劝告。“陛下,秦国如今刚刚稳定,如此大开杀戒,恐会让天下人寒心。我们应该以仁治国,方能赢得民心。”琉璃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她的眼神中满是无奈与绝望。
嬴政冷笑一声,那笑声犹如寒冬的朔风,冰冷刺骨。“以仁治国?在这乱世之中,唯有铁血手段,才能震慑四方。若不立威,如何让天下人臣服?”嬴政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琉璃的心上。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激烈的争吵在书房内回荡,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嬴政气得脸色铁青,那铁青的面色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沉沉的。他猛地伸出手指,指着琉璃,怒喝道:“你不要以为寡人宠爱你,就可以干涉朝政。此事孤王心意已决,你不必再多言。”
琉璃眼中闪烁着泪花,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会决堤。她看着嬴政,心中满是失望与无奈。曾经那个与她情深意笃,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嬴政,如今在权力的漩涡中,竟变得如此冷酷无情,让她感到无比陌生。“陛下,你变了。”琉璃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哀伤。说罢,她转身快步走出了书房,那匆匆离去的背影,显得如此落寞与无助。
嬴政望着琉璃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懊悔。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没有开口。他深知,作为秦国的君主,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秦国的命运,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掌舵,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他不能因为儿女私情,而动摇自己的决心,哪怕这个决定会让他失去最爱的人。
琉璃回到寝宫,独自一人坐在窗前。窗外的夜空漆黑如墨,没有一丝星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黑暗吞噬。她望着这无尽的黑暗,泪水止不住地流淌,那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滑落,打湿了她的衣襟。
她想起了与嬴政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此刻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刺痛着她的心。曾经的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无论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们都紧紧相依。然而,如今却因为此事而大吵一场,不欢而散。她不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否还能回到从前,也不知道嬴政的决定,将会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如同这漆黑的夜空,充满了未知与迷茫……
咸阳城外,秋日的阳光洒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本应是一片祥和之景,然而,吕不韦的死和吕氏家族的遭遇,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引得百姓们议论纷纷。
街头巷尾,人们三五成群,或站在热闹的集市,或聚于茶馆酒肆。秋风瑟瑟,似也在传递着人们口中的种种言论。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者,眉头紧锁,缓缓说道:“嬴政此举,或许真是为了秦国的未来,吕不韦权倾朝野,野心勃勃,铲除他,也算是除去了一个大患呐。”
他身旁的年轻人却不以为然,撇了撇嘴,反驳道:“话虽如此,可如此赶尽杀绝,连女眷都不放过,实在是过于残忍。秦国一向以大国自居,这般做法,岂不是有损声誉?”周围的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一时间,各种言论此起彼伏,如同无形的风,在咸阳城的大街小巷肆意穿梭,吹得人心惶惶。
此时,在李斯那静谧的府邸中,秋风轻轻拂过庭院里的翠竹,发出沙沙声响。李斯坐在书房内,面色凝重,听闻了嬴政与琉璃的争吵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明智之举,在吕不韦权势滔天之时,并未与其过度亲近,才得以在这场风波中暂保平安。然而,他的眼眸中又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为秦国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他深知,嬴政果断处死吕不韦,虽暂时消除了这一巨大威胁,可吕氏家族树大根深,这一决定很可能如同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重磅炸弹,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沉思片刻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向嬴政进谏,希望能引导秦国走上一条更加稳健的发展道路。
几日后,咸阳城的天空湛蓝如洗,万里无云。嬴政身着黑色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冷峻如冰,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朝堂。台下群臣早已整齐排列,鸦雀无声。嬴政目光如炬,如同一头威严的雄狮扫视着台下众人,大声说道:“吕不韦已死,其家族也已处置妥当。从今往后,诸位大臣需忠心耿耿,一心为秦国效力。若有二心,吕不韦便是你们的下场!”那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朝堂,震得群臣耳膜嗡嗡作响。
群臣们纷纷“扑通”一声跪地,高呼:“陛下圣明!”然而,嬴政锐利的目光还是从群臣的眼神中察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与恐惧,如同暴风雨来临前,鸟儿眼中流露出的惊惶。
下朝后,嬴政独自一人踱步至御花园。御花园内,繁花似锦,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低声诉说着什么。嬴政的心中却如乱麻般纠结,他的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与琉璃争吵的画面。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不禁反思自己的决定是否过于草率。
琉璃那满含泪水与失望的眼神,如同针一般刺痛着他的心,让他心中有些动摇。可一想到秦国的未来,那沉甸甸的责任如同千钧重担压在他的肩头,他又瞬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秦国要想在这乱世中称雄,就必须果断清除一切威胁。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陛下,李斯大人求见。”嬴政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宣他进来。”
片刻后,李斯迈着沉稳而恭敬的步伐走进御花园。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头戴冠冕,神色庄重。见到嬴政,他赶忙伏地行礼,说道:“陛下,臣听闻陛下与王后因吕不韦之事有所争执。臣斗胆进言,陛下此举虽为秦国除去一大隐患,但也应留意天下舆论。如今秦国正处于关键时期,急需稳定民心,不知陛下是否可采取一些怀柔之策,以安抚百姓及各方势力。”李斯说罢,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观察着嬴政的神色。
嬴政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说道:“爱卿所言有理。只是,吕氏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犹如一张巨大而复杂的蛛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寡人不得不防啊。”
李斯心中一动,赶忙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对吕氏家族中一些并无恶行之人,从轻发落,如此既能彰显陛下之仁德,又能震慑其他心怀不轨的势力,赢得民心,可谓一举两得。”
嬴政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地看着远方,说道:“爱卿之建议,寡人会仔细考虑。只是,此事需谨慎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再引发其他事端。”说罢,他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
李斯见状,再次伏地行礼,说道:“陛下圣明,臣相信陛下定能做出最妥善的决策。”嬴政挥了挥手,说道:“你先退下吧。”李斯缓缓起身,恭敬地退了出去,留下嬴政一人在御花园中,继续思索着秦国的未来之路。此时,一阵秋风拂过,吹落了几片花瓣,仿佛也在为秦国的未来增添了几分未知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