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逆乱终平(2 / 2)

宫人们听到命令,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面面相觑,面露难色。手中的棍棒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他们深知,这一棍棒下去,便是两条鲜活的小生命消逝。然而,嬴政那威严的目光扫过,如同实质的压力让他们不敢违抗。在恐惧与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颤抖着双手缓缓举起棍棒。

“不要啊!”朱姬发出一声绝望的呼喊,她奋力挣扎着,想要冲过去护住自己的孩子,却被侍卫死死拉住。她的双眼瞪得滚圆,眼中满是血丝,那眼神仿佛要将嬴政吞噬。

棍棒终究还是落了下去,伴随着两声惨叫,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鲜血在冰冷的地面上蔓延开来,如同盛开的诡异花朵。朱姬的身体瞬间僵住,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紧接着,她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云霄,又似一把利刃,划破了这压抑的天空。她的世界在这一刻彻底崩塌,眼神中满是绝望与痛苦,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我的儿啊!”朱姬悲恸地呼喊着,她的心,随着孩子的死去,彻底破碎。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从她的眼中涌出,她的身体摇摇欲坠,几乎站立不稳。

看着孩子惨死在眼前,朱姬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她的眼神空洞无神,充满了绝望与痛苦,仿佛失去了灵魂。突然,她像是发了疯一般,转身朝着城墙跑去。她的脚步踉跄,却又带着一种不顾一切的决绝。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她已纵身跳下城墙。

琉璃一直站在嬴政身旁,目睹这一切,心中大惊。她来不及多想,毫不犹豫地飞身而起,身姿轻盈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迅速朝着朱姬坠落的方向追去。风在她耳边呼啸而过,她的眼神紧紧锁定朱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下太后。

就在朱姬即将落地的瞬间,琉璃终于赶到,她伸出双臂,一把抱住了朱姬。巨大的冲击力让琉璃的身体晃了晃,但她还是稳稳地站住了。

琉璃抱着朱姬,轻声安慰:“太后,您莫要做傻事。”她的声音温柔而关切,如同春日的微风,试图抚平朱姬心中的伤痛。

朱姬泪流满面,泪水打湿了琉璃的衣衫。她缓缓抬起头,看着琉璃,眼中满是哀求,声音带着哭腔:“姑娘,求你劝劝政儿,我已失去了孩子,不想再失去生命。我知道错了,求求你……”她紧紧抓住琉璃的手臂,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琉璃看着嬴政,眼中满是怜悯与求情之意。她深知嬴政心中的愤怒与失望,但此刻朱姬的悲惨模样也让她心生不忍。她轻声说道:“陛下,太后已遭受重创,如今她已失去了孩子,若再失去生命,实在太过残忍。还望您网开一面,给太后一条生路。”

嬴政看着朱姬,心中五味杂陈。他的眉头紧皱,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这些年来,朱姬与嫪毐的所作所为,让他蒙羞,让秦国陷入动荡,他对朱姬失望透顶。然而,毕竟血浓于水,终究念及一丝母子之情。

沉默良久,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嬴政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冰冷:“将太后永远幽禁在雍都行宫,没有寡人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望。”这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姬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后的解脱。她知道,自己的自由从此消逝,但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命。她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琉璃怀中,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泪水仍在不停地流淌

此时,一阵狂风刮过,吹起地上的尘土,仿佛也在为这一场悲剧叹息。乌云依旧笼罩着雍都,似乎在预示着秦国虽然平息了这场叛乱,但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在雍都行宫那沉重压抑的氛围中,嬴政处理完朱姬之事后,微微仰头,深吸一口气,似要将满心的愤懑与屈辱尽数吐出。当他再次低下头时,目光瞬间变得如千年寒潭之水,冰冷而锐利,仿佛能穿透层层阻碍,直抵人心。他缓缓转身,毫不犹豫地将那如刃的目光,径直投向了不远处的吕不韦。

此时的吕不韦,已全然没有了往日权倾朝野的威风。原本在雍都行宫加冠礼祭坛上,还妄图凭借嫪毐党羽作乱之时掌控局势、实现篡位野心的他,此刻却如丧家之犬,被王翦的士兵们左右挟持,狼狈不堪。吕不韦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惊恐与不甘,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强行咽下。

嬴政看着吕不韦,眼中满是鄙夷,冷冷地开口道:“吕不韦,你权倾一时,却不知收敛,妄图谋朝篡位,扰乱我大秦根基,今日便是你的报应!”

吕不韦抬起头,与嬴政对视,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强装镇定地说道:“陛下,老臣对秦国也曾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这其中或许有些误会……”

嬴政怒极反笑:“误会?你与嫪毐勾结,意图颠覆大秦江山,这也是误会?你野心膨胀,贪得无厌,真以为寡人一无所知?”吕不韦被嬴政的怒斥说得哑口无言,低下头去,身体微微颤抖。

王翦走上前,拱手道:“陛下,吕不韦及其党羽已被尽数控制,等候陛下发落。”

嬴政大手一挥,决然下令:“将吕氏一族,全部打入天牢,等待秦国律法的严惩,一个都不许放过!”

曾经在秦国呼风唤雨、权倾朝野的吕氏一族,此刻如同待宰的羔羊,被士兵们无情地押解着。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往日的骄横跋扈早已荡然无存。吕不韦看着族人被带走,心中五味杂陈,有悔恨,有不甘,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至于那假嬴政,从嫪毐叛乱失败的那一刻起,便深知自己大难临头。此刻的他,早已吓得瘫倒在地,双腿发软,仿佛骨头都被抽去了一般。

他的脸色如死灰一般,嘴唇泛白,牙齿不住地打颤。当嬴政一步步朝他走来时,他惊恐地瞪大双眼,眼神中满是哀求,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着:“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嬴政走到他面前,看着这个妄图篡夺自己王位的冒牌货,眼中满是厌恶,仿佛在看一只令人作呕的蝼蚁。他冷哼一声,缓缓抽出腰间宝剑。宝剑出鞘,寒光一闪,如一道冰冷的闪电,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摄人的光芒。

假嬴政见状,吓得失禁,一股恶臭弥漫开来。嬴政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嫌恶,手起剑落,只听“咔嚓”一声,假嬴政的人头瞬间落地,鲜血如泉涌般喷出,溅落在地面上,洇红了一片土地。

至此,这场惊心动魄、搅得秦国上下天翻地覆的叛乱,终于宣告平息。原本阴霾密布的雍都天空,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胜利的气息,厚重的乌云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辉,整个雍都仿佛被重新点亮,明亮了几分。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吹散了空气中残留的血腥与压抑。

叛乱既平,秦国迎来了久违的平静。街道上,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孩子们在街头嬉笑玩耍,大人们相互交谈,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嬴政站在宫殿的高台上,俯瞰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叛乱虽然平息,但秦国所遭受的创伤还需时日修复。

嬴政转身,看着身旁的琉璃,眼中满是坚定与期许:“阿璃,叛乱已平,秦国百废待兴,我决定重新举行加冠礼,以昭告天下,我将正式亲政,开启秦国崭新的篇章,带领秦国走向繁荣昌盛。”

琉璃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支持:“陛下,您定能做到。历经此劫,秦国必将浴火重生,在您的带领下,迈向辉煌。”

于是,在这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秦国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加冠礼。工匠们日夜赶工,修缮宫殿,装饰祭坛;礼官们仔细斟酌每一个仪式环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士兵们加强巡逻,确保都城的安全。

整个秦国都沉浸在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仿佛在期待着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一个属于嬴政,属于秦国的新时代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