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迷雾重重(1 / 2)

五日后,好消息终于传来:祁明轩成功将粮草送达边境,解了燃眉之急。边军士气大振,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将北狄军队逼退百里。

然而就在萧承玉稍感宽慰时,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祁明轩在返程途中遭遇伏击,下落不明!

“怎么可能!”萧承玉接到消息时,几乎站不稳,“明轩身边有精兵护卫,怎会轻易遭遇伏击?”

暗卫跪地禀报:“驸马在回程途中收到密报,说是发现了影阁的一个重要据点。他当即决定前往查探,不料中了埋伏。属下等拼死抵抗,但对方人数众多,驸马为掩护我等突围,独自引开追兵,至今未归。”

萧承玉只觉得天旋地转,强自镇定道:“立即加派人手搜寻!活要见人,死要……不,他一定还活着!”

她亲自指挥搜寻工作,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在祁明轩失踪的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然而三天过去了,一无所获。

就在第四天清晨,一个衣衫褴褛、满身是血的人跌跌撞撞地来到城门口,手中紧紧攥着一块玉佩——那是萧承玉送给祁明轩的定情信物。

“驸马……驸马还活着……”那人说完这句话就昏死过去。

萧承玉立即命太医全力救治,同时亲自审问这个唯一可能知道祁明轩下落的人。

那人醒来后,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他的经历:他是祁明轩的贴身侍卫,在那场伏击中与主子失散。他亲眼看到祁明轩被一群黑衣人逼到一处悬崖边,坠崖前将玉佩扔给他,示意他回来报信。

“悬崖……”萧承玉的心沉了下去,“哪个悬崖?”

“黑风崖。”

黑风崖!那是京城附近最险峻的悬崖,深不见底,从未有人从那里坠落还能生还。

萧承玉眼前一黑,险些晕倒。但她强忍悲痛,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算把黑风崖翻过来,也要找到驸马!”

搜寻工作持续了整整七天。最终,士兵们在崖底找到了祁明轩破碎的衣物和一些血迹,但人却不见踪影。

“崖底有野兽出没的痕迹。”搜寻的将领不忍地报告,“恐怕……”

“继续找!”萧承玉打断他,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没有找到尸体,就说明他可能还活着。”

尽管心中悲痛万分,但她拒绝放弃希望。她相信祁明轩不会就这么离开她,他一定还活着,在某处等着她去救他。

朝政不能无人处理,边境战事还在继续。萧承玉强忍悲痛,继续日以继夜地处理政务,只在夜深人静时,才允许自己落下泪来。

这日晚间,她正在批阅奏折,忽然接到密报:有人在京城附近看到一个很像祁明轩的人,但神志似乎不太清醒。

萧承玉立即亲自带人前往查探。在一处偏僻的山村里,她果然找到了那个酷似祁明轩的人——但他满脸胡茬,衣衫褴褛,眼神空洞,完全认不出她来。

“明轩?”萧承玉试探着呼唤。

那人茫然地看她一眼,忽然惊恐地大叫起来:“影!影!到处都是影!”然后转身就跑。

萧承玉立即命人拦住他,仔细查看后确认:这确实是祁明轩,但他似乎遭受了极大的刺激,失去了记忆。

“带驸马回宫,传太医!”她强忍泪水下令。

回到宫中,太医为祁明轩诊治后,面色凝重:“驸马身体多处受伤,但都是皮外伤。真正严重的是头部受到的撞击和可能中的迷药,导致神志不清,记忆混乱。”

“能治好吗?”萧承玉急切地问。

太医犹豫道:“头部之伤最是难测。或许休养一段时间能自行恢复,或许……永远如此。”

萧承玉看着蜷缩在床角、眼神惊恐的祁明轩,心如刀绞。那个智谋过人、温润如玉的祁明轩,如今却变成这般模样。

但她没有时间悲伤。影阁的威胁仍在,边境战事未平,朝中暗流涌动。她必须坚强起来,为了大梁,也为了祁明轩。

“无论如何,一定要治好驸马。”她坚定地说,“在此期间,朝政由我代理。”

从此,萧承玉开始了白天处理朝政,夜晚照顾祁明轩的生活。尽管朝臣们对此颇有微词,但在萧承稷的支持下,无人敢公开反对。

更让人担忧的是,影阁似乎察觉到了祁明轩的状况,加紧了在朝中的活动。多名官员收到威胁信,内容直指他们的家人安危。

一时间,朝中人心惶惶。

祁明轩被安置在养心殿偏殿,由太医日夜照料。萧承玉在处理朝政之余,几乎所有时间都陪伴在他身边。朝臣们对此颇有微词,但在太子萧承稷的强力支持下,无人敢公开质疑。

这日午后,萧承玉正耐心地喂祁明轩喝药,他却突然打翻药碗,惊恐地指着窗外:“影!影又来了!”

萧承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窗外树影摇曳,并无异常。她轻声安抚:“没有影,只是树枝的影子。”

祁明轩却越发激动,浑身发抖:“不!他们在看着!一直在看着!”他突然抓住萧承玉的手,力道大得让她吃痛,“你不能待在这里!他们会伤害你!”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日都会发生。祁明轩时而清醒,能认出萧承玉,时而又陷入恐惧和混乱之中。太医说是头部创伤所致,需要时间恢复。

然而朝政不等人。边境战事虽因粮草及时送达而暂缓,但北狄军队仍在虎视眈眈。朝中官员接连收到影阁的威胁信,人心惶惶。

这日早朝,刑部尚书奏报:“陛下,近日京城中又发生三起命案,死者都是朝中官员。现场均发现影阁符号。”

萧珣面色凝重:“可查出凶手?”

“凶手行事极为隐秘,暂无头绪。但臣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官员生前都曾反对过增加边境军费。”

萧承玉心中一动:“这意味着影阁的目的可能与边境战事有关。”

退朝后,她立即召见暗卫统领:“加派人手监视所有与边境军务相关的官员,特别是那些主张削减军费的人。”

安排妥当后,她回到偏殿,却发现祁明轩不在房中。宫女战战兢兢地回禀:“驸马说要散步,不让奴婢跟随……”

萧承玉心中一紧,立即带人寻找。最后在御花园的假山旁找到了祁明轩。他正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奇怪的图案。

“明轩?”萧承玉轻声呼唤。

祁明轩抬起头,眼神异常清明:“玉儿,我想起了一些事。”他指着地上的图案,“这个符号,我在影阁的据点见过。它代表的是'粮'。”

萧承玉仔细看那图案,果然与在张大人遇害现场发现的符号有几分相似。

“你还想起了什么?”她急切地问。

祁明轩皱眉思索,突然抱住头,痛苦地呻吟:“头好痛……影子……好多影子……”

他又陷入了混乱。萧承玉只好先扶他回宫休息。

当晚,萧承玉独自研究祁明轩画出的符号。她忽然想起什么,命人将之前收缴的影阁密信全部取来。对比之下,她发现这些符号确实与“粮”字有关,但每个符号都有细微差别。

“莫非这些符号代表的是不同的粮仓?”她恍然大悟,立即命人查证。

果不其然,每个符号对应的是一个特定粮仓的位置。而最近几个被标记的符号,正好对应着江南最大的几个粮仓!

“他们的目标是江南粮仓!”萧承玉立即修书给江南总督,提醒他加强粮仓守卫。

然而信使出发后的第二天,坏消息就传来了:江南三大粮仓同时起火,虽然及时扑灭,但存粮损失惨重。

“我们晚了一步。”萧承玉颓然坐下,心中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更让她不安的是,影阁似乎对她的行动了如指掌,总能抢先一步。这说明朝中还有他们的眼线,而且地位不低。

接下来的几天,萧承玉更加小心谨慎。所有重要决策都只在极小的范围内讨论,但影阁似乎总能得到消息。

这日,她正在与萧承稷密谈边境增兵事宜,祁明轩突然闯了进来,神色惊慌:“不能增兵!是陷阱!”

萧承稷皱眉:“明轩,你……”

“是真的!”祁明轩急切地说,“我想起来了!他们在边境设下了埋伏,就等着我们的援军!”